社區認輔團隊經營
(一)申請加入社區認輔團隊條件與流程
團隊運作篇:
光寶社區認輔推動多年來,參與團隊因各種因素而有更迭,為維持認輔工作品質,基金會得要求各團隊遵守運作模式。
- 認輔成長課程安排:
各校培訓課至少需在10堂以上,每堂 2.5 小時,除學期主軸課程外,需含始業式、結業式、社區認輔幸福講座及機構參訪各一次,其餘視團體需求期初期末會議、親師座談會或讀書會…等活動。
- 認輔服務(小團輔及個輔)安排:
與學校輔導室討論決定,在小團輔部份,包含團體的性質,參與學生的年級、性別等,認輔志工再分組進行方案設計、帶領及記錄等服務。
在個輔部份,則視學生特質及需求,運用繪本故事、遊戲等不同方式,於晨光或午休等時間,定時進行個別關懷陪伴。
認輔志工並可配合學校需求,投入其他服務,如晨光時間說故事、品格教育、補救教學、班級經營服務…等。
- 成員分工,組成核心幹部小組:
團隊的凝聚力之一,來自適當的分工 ,畢竟團體的成敗不只是帶領者的責任,需要每一份子一塊承擔。因此團體至少需設團長(班長)、副團長(副班長)、文書、總務、活動等,成員輪流擔任幹部,並可依課程及服務分組。課程記錄、值日生由成員輪流負責。其中輪流擔任幹部更可激發成員潛力。
- 團體公約/保證金管理辦法:
參與培訓學員需繳保證金(不得低於五百元),且全期均需在約束範圍、未服務者並應繳交班費(至少五百元)。準時上課(遲到視為曠課)、課程中手機關機,除家庭或健康因素,請假三次以上視為放棄成長團體培訓。其它可於每期初或期末由團體討論自訂。
- 培訓期外讀書會:
終身學習是本世紀的風潮,而閱讀則是開端,認輔志工在培訓課程外,就相關書籍的延伸閱讀與討論,將使課堂所學更為紮實。基金會鼓勵在非培訓期間,認輔志工以各種型式的小型讀書會,進行共讀和討論。
期初、期末資料繳交項目:
- 期初資料繳交項目
開學二週內,應將認輔成長課程計畫表,以 E-mail 方式傳送至基金會,以便申請講師費。開課四週內,應由該團體之班長或文書,依據社區認輔規定繳交相關表格。

- 期末資料繳交項目
培訓完成後四週內,應繳交「期末成果報告」(一年以上之團隊應包含服務成果),將所有資料燒錄於光碟中,以掛號方式郵寄至基金會。
基金會之 E-mail 為 liteoncf@liteon.com , 地址為:11492 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 392 號 1F 財團法人光寶文教基金會 胡欣恬 小姐 收。
對於上列規定有任何疑問,歡迎來電詢問,聯絡電話為 8798-2888#60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