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標
- 透過遊戲體驗理解情緒與大腦的關係。
- 透過繪本欣賞與活動體驗,認識腦部構造--邊緣系統的功能。
- 藉由表達性藝術有意識的強化鍛鍊,理解大腦學習的可塑性。
前言◎簡文琪
人腦如同身體的指揮中心,控制我們的思想、感情、言語及行動,並且讓身體各個器官各施其職,維持生命。大腦的奧秘是科學家專精於研究及揭發的專業領域,除了身體由內而外的功能接受其操控外,「情緒」的波動也與大腦息息相關。隨著社會的進展與環境的變遷,人們面對激烈競爭及緊張的生活,所產生的憂鬱、失眠、暴力、自殺、嗑藥等問題,這些問題背後的根源都是情緒與理性交互作用而產生的行為,因此情緒與腦的結構之重要性逐漸受到重視。情緒是我們用來應對外在環境或是表達內在想法的一種表現方式,這樣的機制不只可以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在遠古時代,情緒的出現甚至是為了帶我們逃離危險,例如面對危險時所產生的恐懼情緒會使人判斷是否要逃離。在1930年代,人們已經發現情緒的產生和大腦之間的相關性,藉由病人對應腦區的受損,他們在不影響其他行為能力的情況下,卻失去表現情緒的能力,人們漸漸地了解「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的迴路為主要產生情緒的區塊。在瞭解頭腦於生命裡如何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之前,先讓我們來認識腦部的重要構造。
資料擷取自:吳畇芸(2020)。情緒與腦科學。
【暖身活動】生雞蛋拋拋的體驗活動
壹、認識了解情緒
情緒的定義
從拋蛋的體驗活動讓我們了解到「情緒」是個體受到某種刺激(內在或外在)所產生的一種身心激動狀態。情緒是主觀意識的經驗,會影響行為且不易自我控制。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在著作《EQ:決定一生幸福與成就的永恆力量》中將情緒定義為:「感覺及其特有的思想、生理與心理的狀態,以及相關的行為傾向。」情緒的存在具有演化的功能和意義。譬如,恐懼驅使我們遠離危險、憤怒是面對敵人時的保護色、喜悅能增進人與人間的距離、悲傷能獲得安慰與幫助。情緒是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經驗記憶的必需部份,也是能力的一部分,教我們在事情中該有所學習。
情緒的特性
- 情緒由刺激所引發:情緒必由刺激所引發,包含內在和外在刺激。外在刺激是指外在環境具體的人事物刺激所引發,內在刺激則是由個人生理或心理因素所引發的。
- 情緒是主觀的經驗:面對同樣的事件,因個人的成長環境、背景、文化、個性及對事件的認知不同,所引發的情緒及其強度反應也就不同。
- 情緒具可變性:情緒會因個人學習成長及環境改變,對同一件事所產生的情緒回應也可能跟著不同。
- 情緒受家庭社會文化的影響:情緒的表達,會因不同家庭社會規範及文化影響,而有不同的行為呈現方式。
情緒的反應
- 生理反應:例如:心跳呼吸加速、血壓上升…。
- 心理反應:例如:難過、生氣、失望…。
- 認知反應:例如:都是我的錯,災害才會發生…。
- 行為反應:例如:因生氣而罵人、難過而哭泣、緊張而咬指甲等。
情緒的積極功能
- 提升我們的存活率
情緒,特別是讓我們難受的情緒,或者是在我們遇到內/外在挑戰、侵犯、剝奪的事件時所產生的身心激烈反應,使我們能更有力量去因應。愈是危險的狀況刺激,情緒感受和反應會愈為強烈。因此,情緒具有維繫生存的重要功能,而且是「當下」的。
- 提醒我們有事情不對勁
情緒是有必要性和自發性的。情緒提醒我們注意內、外在發生了好或不好的狀況,而且遠比我們的認知能力知道得更早、更豐富:好的要趨近和取得;不好的就需要我們盡快地遠離或改善。
- 讓我們的生命精采、豐富
生命如同爬山,有高峰也有低谷,一切都是由當下的心境所決定,有得意也有失意,如同音符般跳躍,無論當下是好是壞,都只是暫時的。情緒,讓我們的生命精彩豐富。
※本文摘錄自《當下,與情緒相遇:諮商心理師的情緒理解與自我生命歷程》張老師出版
圖:胡秀貞老師/繪
貳、繪本閱讀《菲菲真的很受傷》認識情緒、了解情緒的特性、反應和練習表達情緒
|
《菲菲真的很受傷》
作者:莫莉‧卞 原文作者:Molly Bang 譯者:黃筱茵 繪者:莫莉‧卞 Molly Bang 出版社:三之三 出版日期:2016/08/05
出 版 社:上人
出版日期:2021/03/23 |
內容簡介
莫瑞老師指定同學們,仔細觀察一棵樹,然後憑記憶將樹畫出來。菲菲心中早有一顆最愛的樹了,只要她生氣或難過,爬到樹上心情就會平復下來。菲菲用獨特的配色呈現自己對大椈樹的喜愛,但同學卻說樹的顏色不對,大家對菲菲畫的樹指指點點……菲菲畫的那麼用心,這讓她真的很受傷。
對話討論
- 探討情緒的定義、特性、反應: 菲菲用天藍色畫她的樹,用橘色表達天空,葉子是蕁麻綠的。可是同學卻說她畫錯了,其他同學也都靠過來看,每個人都吃吃地笑了起來…。菲菲感覺自己的臉變很熱,眼淚從臉龐滑落,每個人都在偷笑和竊竊私語,她真想立刻消失。她為什麼會全部畫錯呢?她討厭他的畫,她討厭畫畫。
- 透過繪本認識了解情緒的路徑:
- 「自動化歷程」:一個是沒有被意識到的,由視丘接收到感覺訊息,經由杏仁核傳到下視丘,啟動自律神經系統(緊急應變)及內分泌系統(長期抗戰)作反應。
- 「意識的歷程」:視丘接收到的感覺訊息,先傳到大腦皮質思考判斷,再傳到杏仁核,接著傳到下視丘,啟動自律神經及內分泌系統作反應,同時把訊息回報給大腦皮質。大腦皮質的介入,可使我們有意識地調控情緒帶來的自動反應。
- 同理心的表達練習: 看圖對話討論並且表達自己的感覺及觀點想法。
結語
每個人都會有感覺受傷的時候。當別人嘲笑你、對你說無心的話,或是遭受同儕團體排擠時,感覺都會很糟。面對他人的批評時,有些孩子是不懂得如何表達,以至於焦慮、難過或自我否定的感受便累積在心裡。很棒的是莫瑞老師做了最好的示範,溫暖的言語和接納聆聽的態度,讓菲菲感受溫暖。讓我們透過《菲菲真的很受傷》繪本閱讀探索對話討論學習情緒的照顧。
參、認識了解邊緣系統的功能
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並非一個具體構造,而是利用功能所分類的一區塊,包括下視丘(hypothalamus)、視丘(anterior thalamus)、扣帶迴(cingulate gyrus)及海馬迴(hippocampus)、杏仁核(amygdala)、眼框額葉皮質(orbitofrontal cortex)及部分的基底核(basal ganglia)。科學家研究指出與情緒的產生和調節最有關聯的是杏仁核(amygdaloid)。杏仁核位於大腦半球顳葉(temporal lobe),海馬迴(hipocampus)旁回溝深處,基底核(basal ganglia)的側腹面,左右腦各有一顆,形狀像杏仁而得名。杏仁核和海馬迴都屬於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的皮質下中樞,除了影響情緒外,與海馬迴共同控制學習和記憶,並能調節內臟的活動。因此,邊緣系統如同大腦的發電機,負責食慾、動機、慾望、情緒和心情,並驅使我們所有的行為,又有「情緒腦」之稱。
邊緣系統的外側有大腦皮質(Neocortex),主要是掌控理性分析的思考能力和語言功能,所謂的「理性」也是由這個大腦皮質控制。就演化的歷史來看,最先形成的大腦結構是邊緣系統,後來才是大腦皮質。所以當邊緣系統受到刺激,就會產生愉快、恐懼、悲傷這類的本能情緒反應。然而,即使是相似的情緒,每個人的實際感受有時也各不相同。總而言之,所謂的情緒,便是「由邊緣系統產生,再由大腦新皮層賦予意義。」期盼藉由情緒在大腦裡的運作活動,認識理解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它包括:
- 杏仁核(amygdala):位於海馬迴前方,與情緒息息相關,特別是恐懼、憤怒和悲傷等負面情緒,它也協助處理腦內和情緒相關的學習與記憶經驗。
- 扣帶迴(cingulate gyrus):是大腦皮質的副手,除輔佐大腦皮質的訊息處理外,也與情緒、記憶等功能息息相關。
- 海馬迴(hippocampus):它的形狀酷似海馬,與學習和記憶的形成有很密切的關係。
- 下視丘(hypothalamus):是自律神經系統的管制中樞,負責調節身體以適應外在環境的變遷。除了調節體溫、維持新陳代謝、管制內分泌系統之外,也是驅動飢餓、渴、性、睡眠等生理驅力的來源,透過平衡荷爾蒙使身體和大腦進行溝通。
- 視丘(thalamus):是大腦的中繼站,許多傳入大腦皮質的感覺訊息,或是由大腦皮質送出的指令,會先到這裡轉換神經元,再接續傳遞。雖然邊緣系統沒有明顯界限,但各種神經回路確實傳遞同種類的神經傳導物質,也具有各物種的共同特徵。邊緣活動的影響範圍很廣,下至腦幹區,上至大腦的第三層,即新皮質(neocortex,或大腦皮質)。
圖:邊緣系統。資料參考自:財團法人精神健康基金會
記憶的延伸活動:邊緣系統配對
你記得他們了嗎?請試試看在空格內填寫上對應的邊緣系統名稱代號
肆、《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關於情緒建構論
情緒是你的大腦對身體感覺是什麼意思的創作品,跟你周遭世界正在發生的事息息相關。~麗莎.費德曼.巴瑞特教授
「情緒」是身體對特定狀況的一種自動回應,例如喜悅時眼睛散發光芒,編織藉口剛好被逮個正著時臉就紅了。至於「感受」,則是我們在意識到了情緒的時候所體驗到的東西。2000年科學家達馬修應用斷層掃描的方式觀察到人類處於重要時刻中的腦部反應,這些畫面強而有力的證明:感受是跟隨著身體的存在反應而來。每一個感受的產生,都是腦從身體接收到了信號,並處理了這些訊號之後才形成的。所以情緒是無意義的,感受則是有意識的。
《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作者麗莎.費德曼.巴瑞特教授指出,情緒並非自發產生,而是由你的大腦結合你的身體,在你需要的時候,建構出來的文化類別;如同很多心智運作一樣。巴瑞特教授因此提出了「情緒建構理論」,她認為所謂的「情緒」,是大腦針對身體的「內感」(interoception)所產生出來的加工結果;也就是說,大腦會利用過去經驗、當下環境、以及語言來把「內感」經驗區分成某些文化上的不同類別。每次我們經歷到喜怒哀懼時,都只是大腦對身體的「內感」進行主動「建構」,最後貼上喜怒哀懼的情緒標籤。
情緒照顧的方法
情緒並非與生俱來,也非普世共通,而是你所身處的社會共識、文化與教養下的產物。巴瑞特博士更以情緒建構論為基礎,提供可以掌控自己情緒的方法,就是保持身體預算的良好狀態。因此,健康的食物、規律的運動和睡眠,是身體預算平衡與情緒生活健康的先決條件,她據此建議了提升身體健康以及情商健康的方法。提升身體預算能力的方法,包括能提升與人接觸的按摩、慢呼吸的瑜珈、布置綠色的安靜環境、引人入勝的小說……甚至定期跟朋友聚餐,並且輪流請客,都有益於身體健康。至於提高情商的方法,重點則在於增加情緒粒度和概念,更有效地預測和分類你的感覺,這樣更能依照環境制訂你的行為;根據神經科學,學習新語詞也能提高情緒健康…。
伍、其它情緒照顧的方法
健康食物
充足的睡眠
規律的運動
綠色植栽、手作、森林、自然等表達性藝術療育
助人為快樂之本
當自己助人或看到他人助人時,大腦會分泌腦內啡、血清素、催產素,進而感到快樂溫暖。人類大腦報償中樞於人們付出時,其活絡程度和獲得時一樣強烈,有時甚至更為活絡,讓參與雙方的身體預算都受益。
圖片取自:精神健康基金會─腦的美麗境界
正向思維和語言的力量
Ending/活動回饋
好EQ來自於對自己大腦的了解並有意識的練習。英國的臨床心理師Hazel Harrison博士認為「當孩子理解他們的大腦發生了什麼事情時,這可以成為改變的力量。」讓我們帶著學習後的覺察力去陪伴和引導正在發展中的孩子。
參考資料:
- 曹中瑋(2013)當下,與情緒相遇:諮商心理師的情緒理解與自我生命歷程。臺北市:張老師文化。
- 李明芝(譯)(2020)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科學證據揭露喜怒哀樂如何生成(原作者:麗莎.費德曼.巴瑞特)。臺北市:商周出版
- 黃筱茵(譯)菲菲真的很受傷。(原作者:Molly Bang)。臺北市:三之三
- 張美惠(譯)(2016)。EQ:決定一生幸福與成就的永恆力量(原作者:Daniel Goleman)。臺北市:時報出版
- 情緒與腦科學。INVESTIGATOR | 生物科學研發策進社群
- 財團法人精神健康基金會─腦的美麗境界線上展覽
- Limbic Language : Social Emotional Development and Infant Speech: Hypothalamus, Amygdala, Septal Nuclei, Cingulate http://brainmind.com/LimbicLanguage.html
- 你的大腦是爬蟲腦還是哺乳腦?
光寶文教基金會邀請您共創美好的家庭親子時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