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此線上閱讀 *」
 

「因愛料理:食育、EQ和環境永續的八堂課」
第四堂課 因愛料理:健康腸腦好EQ

友善列印
 
【緣起】
【活動目的】
【前言】
【活動一】
【活動二】
【活動三】
【活動四】
【學習單下載】
【參考書目】

「因愛料理:食育、EQ和環境永續的八堂課」課程緣起

  漢字的「食」,是人+良,意為人吃了好的食物,身心自然就會健康。但隨著時代的變遷發展,速食文化快速崛起,大大侵蝕著現代人和孩童的身心健康。消費和糧食浪費助長了全球暖化、氣候危機和許多生態環境、公共衛生等問題。人民的健康是國家發展重要的資產,也是風土飲食、環境永續的基礎和希望,光寶文教基金會邀請您一同參與─「因愛料理:食育 、EQ和環境永續」系列課程,培養孩子食育力的榮耀感,攜手實踐地球公民應有食農品格及環境永續素養。

第四堂課 因愛料理:健康腸腦好EQ

活動目標

  1. 認識導致大腦神經性發炎的劣質飲食。
  2. 斷絕環境荷爾蒙的有害物質,保護腸腦健康。
  3. 健康腸腦好EQ的生活實踐。

前言

  現代人聞癌色變,但你可能不知道,高於30%的癌症竟是由慢性發炎所造成。一般來說,慢性發炎的原因很多,與生活習慣和所處環境脫不了關係,包括飲食、情緒壓力、環境毒素等。 109年衛福部臺灣國人十大死因中有八項與肥胖有關,在醫學理論中指出,身體的脂肪組織也是一種內分泌器官,會不斷釋放促發炎物質,所以肥胖正是身體發炎的關鍵因素之一。慢性發炎是一種經年累月的刺激作用,若細胞無法修復基因變異而使突變累積,最後可能就會導致癌症。 高糖、高油、低纖維的飲食型態可能提高身體的發炎指數。腸道是我們人體第二個大腦,腸道若不好,腦神經容易發炎。科學家們相信,只要能降低身體內的慢性發炎,就可有效抑制罹患現代文明病的機率。守護腸,健康腦:認識「腹腦」在人體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與人體健康、情緒之間的相關性。

影片欣賞:你吃的食物如何影響大腦

  一般成人的大腦,約有1,300克,雖然只佔體重的2%,但耗費身體20%的能源。如果將大腦除去水分,大約60%都是脂肪,其餘還有蛋白質和胺基酸、少許的微量營養素和葡萄糖。從食物中所攝取的營養成分供給我們大腦一天所需的能源,對大腦的運作、發育、情緒都有影響:

  • ω−3 與 ω−6 脂肪酸對於細胞膜的製造和維持極其重要,也是預防退化性腦病變,需要從我們的飲食攝取,如堅果、種子和富含脂肪的魚。但長期食用其他脂肪,如反式和飽和脂肪,可能會危害腦部的健康。
  • 蛋白質和胺基酸,是生長和發育的基本營養素,同時影響我們的感覺和行為,例如情緒、睡眠、注意力及體重。
  • 水果和蔬菜中的抗氧化物質強化大腦對抗破壞腦細胞的自由基,微量營養素與礦物質,對於腦部健康、智力和早期認知發育很重要。
  • 碳水化物,高糖食物如白麵包,可導致葡萄糖快速釋入血液,然後迅速下滑,隨著血糖快速下降,我們的專注時間和情緒也減退。反之,燕麥、穀物和豆類的葡萄糖釋出較慢,使得專注力較穩定。

  為讓腦力持久,選擇營養豐富的多樣化飲食極為重要,當涉及你所咬、咀嚼、吞嚥的食物時,你的選擇對體內最強有力的器官─腦,是有直接且長遠的影響。

【活動一】守護腸,健康腦:誰才是你身體的主人?

作者:艾蘭納.柯琳
譯者:鍾季霖
出版社:三采

  不僅腸與腦的健康影響著我們的身體健康,身體內與我們共存的「細菌」及「真菌」,也會影響著我們的體重、免疫系統、精神健康等。你的細菌決定你愛吃的東西,你的直覺來自細菌的感覺。

  在《我們只有10%是人類:認識主宰你健康與快樂的90%細菌》一書中提到,當我們吃下活菌,可以增加血液中化合物質—色胺酸(tryptophan)的濃度,讓人產生幸福感的小分子會直接轉變成血清素(serotonin)。

  血清素主要存在於我們的腸道內,它負責調節情緒及記憶,靠迷走神經將腸道運作的訊息——它正在消化什麼東西,也會將腸道的「感覺」傳到大腦。 血清素神經傳導物質並不全由人類細胞製造,我們的細菌也參與其中,它們也會製造同樣功能的化學物質,刺激迷走神經並且與大腦溝通。唯有認識理解我們的腸腦、照顧好腸腦,才會有健康的心。

【活動二】我們的營養哪裡來?
  既然了解食物對大腦與健康的重要性,也了解腸腦的相互效力的益處,那人體如何獲得這些食物的營養呢?消化系統是維持生命非常重要的器官,讓我們以連結的配對遊戲,加強對於身體消化道器官位置的概念,以及初步認識每個消化道的功能,更進一步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活動三】你吃對了嗎??

  慢性發炎就是一種老化過程,惟有透過內化的健康生活型態才能減緩慢性發炎之發展進程。市面上販售的消炎藥,只是用來對抗急性發炎,但對慢性發炎助益不大。所謂的健康生活型態包括規律的生活作息、積極運動、均衡飲食、無抽菸酗酒等習慣。

分享與討論
  1. 透過飲食及運動討論現代文明病「肥胖」、肥胖對身體的影響。
  2. 何謂「慢性發炎」?慢性發炎可能引發的疾病?
  3. 腸道菌群在身體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若是失調所引起的疾病。
  4. 飲食搭配運動的重要性。
  5. 自我檢測,如何判別自己已身處慢性發炎之中,並了解如何吃可以減少發炎。

【活動四】環境VS健康
  除了飲食與運動之外,肥胖也可能與環境賀爾蒙的影響有關,生活中哪裡有環境賀爾蒙?

影片欣賞

食衣住行環境賀爾蒙

分享與討論

  1. 什麼是「環境賀爾蒙」?環境賀爾蒙在身體的作用機制?透過影片,討論生活中所接觸到的環境賀爾蒙有哪些?
  2. 這些環境賀爾蒙對身體的影響以及該如何避免?

延伸閱讀:環境荷爾蒙就在你身邊? ◎毒物及化學物質局 綜合規劃組

環境賀爾蒙

  只要可能影響內分泌系統作用的化學物質皆包含在內環境荷爾蒙的範圍,它又被稱為「內分泌干擾物質」。而某些荷爾蒙僅需極少量就可以對生物體有影響,尤其胎兒與嬰幼兒的發育成長皆倚賴荷爾蒙調控,因此使環境荷爾蒙顯得更須被眾人瞭解與注意。

人類追求便利生活的副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蓬勃發展的化學工業,為人類帶來更舒適與有效的便利生活,各式輕巧便宜的塑膠材料、家具桌椅的塗料、衣服材質,鋤草耕作的農藥及難以控制的環境污染,都是日常生活中容易接觸到環境荷爾蒙的來源。包括農藥殺蟲劑、工業產品、塑化劑、金屬污染物、其他化學副產物等,部分具有持久性的化學物質早已進入環境中,是我們生活中難以全面避免的污染物。

環境荷爾蒙就在你身邊?

  事實上,環境荷爾蒙可能出現的範圍涵蓋了食、衣、住、行會接觸到的各種材料與化學物質,常見者包括重金屬鎘、汞、鉛;塑膠製品中的雙酚A、塑化劑;屬於工業特殊添加材料的壬基苯酚、有機錫化合物、戴奧辛等。

環境荷爾蒙進入人體途徑

  基本上,環境荷爾蒙主要經由「食物途徑與容器途徑」進入人體。「食物途徑」是含有該化學物質的產品在完成任務後,沒有被妥善回收,成為污染物而進入環境,經由農業或漁業中的生物吸收,最後進入食物中,如「汞」最常見的接觸來源就是由大型魚類生物累積而來。「容器途徑」通常源於錯誤使用食物容器,如塑膠材質的餐具在溫度太高或是磨損後持續使用,就極易吸收到雙酚 A 或是塑化劑。

不讓污染物流入環境、謹慎選擇食物與餐具

  雖然目前仍沒有一種方式能完美保證「絕對不會接觸到」環境荷爾蒙,要避開這個途徑,就需要做好資源回收,讓廢棄物中的化學物質不至於流入環境造成污染;選擇不同來源的食物,避免化學物質在體內持續累積;選擇可靠的食物容器。這些健康生活的老招數,就可以盡可能降低攝入的環境荷爾蒙劑量。希望有一天,環境賀爾蒙能夠不再是我們對於環境的污染與自身健康的威脅。

回家延伸活動

討論分享

  環境賀爾蒙充斥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哪些行為是生活中無意識卻悄悄累積環境賀爾蒙呢?從食衣住行等生活面向,與家人一起檢視並討論分享。

【Ending】健康腸腦好EQ的生活實踐

  透過從食物的選擇,消化道的照顧,腸腦軸線的連結,環境賀爾蒙的影響,以多層面的討論,讓我們了解到守護腸道的確是人體健康的根本,如何落實於生活當中,值得你我一再的反思。透過108課綱素養以及SDGs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檢視及規畫生活中健康腸腦的實踐計畫,小小的改變或許會有大大的不同,也期待這樣的改變讓身體更健康,環境更友善,生活品質更佳的提升。

學習單下載

參考資料

光寶文教基金會邀請您共創美好的家庭親子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