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此線上閱讀 *」
 

光寶文教基金會第七屆暑期兒童親子體驗營
「從搖籃到搖籃的零廢棄環境永續綠生活」活動紀實─循環經濟‧環境守護篇

友善列印
 
【一、活動緣起】
【二、前言】
【三、關卡1】
【三、關卡2】
【三、關卡3】
【三、關卡4】

一、活動緣起

  2014年在基金會認輔團隊策劃下,以企業員工子女為服務對象,首次於光寶科技內湖總部為他們舉辦為期三天的夏令營活動,這也是基金會首次嘗試服務「內部客戶」;並於2016及2017年分別新增中和及新竹場次。藉由營隊活動讓內部客戶內部利害關係人(員工),了解自己所屬企業基金會所從事的社會公益活動,也將推動課程活動方案回饋分享予企業員工子女,增進員工家庭的幸福力及對於企業的凝聚力與向心力。

  今年(2020)因新冠肺炎的疫情影響,將第七屆夏令營活動移師至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除了參觀體驗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全新的「Tinkering 敲敲打打動手樂」六大主題創意手做活動外;同時藉由體驗活動將基金會長期推廣之「食育教育」帶給員工及其子女,讓員工認識友善食材會幫助第二個大腦(腹腦)有更好的吸收,選擇正確的飲食方式能調整人的情緒、促進學習、人際關係和提升專注力,同時也是減碳、護健康的行動綠生活實踐。期盼藉由食育社區教育的扎根,培養孩子做一個有意識的生活者和理性消費者,與環境永續共生。

前言:為什麼要談食育教育?『吃出健康,帶出好EQ和學習力』

光寶文教基金會實習生/鄒杰修、王佳薇、廖真如(師大人發系)、邱依庭(實踐家兒系)

  海洋是人類生存的重要夥伴,它擁有各種各樣的資源,除了能供我們食物,協助人們運輸往來及提供休閒去處外,海洋對地球大氣環境的影響也甚為深遠,研究指出,海洋吸收了人類排放到大氣中 80 %的二氧化碳,並供應大量的氧氣,是地球最主要的氧氣來源,此功能便是人們生存的關鍵。

  近年來隨著廢棄物總量的增長,垃圾不斷地透過各種管道進入我們的海洋,不但壓迫著海洋生物的生存空間,也影響了海洋的功能,當海洋因大量廢棄物的堆積,而漸漸失去這些功能時,地球也將面臨莫大的危機。

  海洋失功能所引發的星球危機包含氣候變遷、疾病傳播、物種滅絕等,若我們再持續濫用地球的資源,有朝一日,人類將無法在地球上立足!

  研究指出,每年有 800 萬公噸的塑膠垃圾進入海洋,塑膠污染正在破壞我們的地球、侵害海洋生態。根據報導,德國每人每年平均使用 45 個塑膠袋,台灣卻高達 782 個,塑膠及一次性用品的垃圾產量驚人,送入焚化爐產生戴奧辛、送入掩埋場掩埋則千年不化,更有許多塑膠殘片及微粒存在河川、海洋系統,過多的塑膠垃圾不但會造成動物的誤食,魚類體內殘留的塑膠微粒也會影響食魚人類的身體健康。

  塑膠汙染環境,造成資源日益萎縮及嚴重的生態浩劫,為了阻止事態惡化,喚起社會大眾對這些議題的重視是當前至關重要的任務,所以我們期望透過家庭教育讓孩子認識和了解全球海洋所面臨的問題,並進一步檢視自身的生活習慣,同時也鼓勵社區或家庭減少或拒絕使用塑膠等一次性產品以減少垃圾量,並盡力落實 7R:拒絕(Refuse)、減少(Reduce)、重複使用(Reuse)、修繕與修理(Repair)、分解(Rot)、資源回收(Recycle)、重新思考(Rethink),讓每一個人都能夠更加了解環境永續的重要性,一起實踐守護海洋的行動,做一個有海洋素養的地球公民,讓海洋可以恢復蓬勃的生命力,使我們擁有良好的生存環境。

關卡1:海洋功能大揭密光寶文教基金會實習生/鄒杰修(師大人發系)

  說到海洋你會想到什麼?郵輪?珊瑚礁還是沙灘?噓!打開耳朵靜下心來聽聽海洋的心聲,有聽到海洋被人類破壞的吶喊嗎?有聽到海龜被塑膠袋纏住的哭聲嗎?海洋是人類的水媽媽,但你對她又了解多少呢?對現代人而言,想到海洋好像大多是供人玩水、休憩有關。

  不過,海洋除了可以供我們休閒娛樂外,還有許多更為重要的功能,而這些功能也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海洋中的浮游藻類等生物,透過光合作用製造氧氣,同時吸收二氧化碳,是地球大氣循環的關鍵,氧氣製造的同時也是生物生存的關鍵;不僅如此,海洋的吸熱放熱原理能調節大氣溫度,使物種可以在穩定環境的溫度下生長茁壯;除了上述的功能,人類常常在吃的海鮮,也都是海洋的饋贈,而屬於海島的台灣也因此受益良多。

  近年來,由於人類的予取予求,大量的塑膠垃圾被扔入海中,形成海洋垃圾,而這些垃圾不僅導致的海洋生物生存空間縮減;漁業的濫捕也造成了魚類的減少,科學家預計在2048年時人類將不再有魚可吃、甚至在2050年時,海洋的塑膠垃圾,海洋的塑膠垃圾重量將會超過魚類。人類的這些行為導致了海洋功能的喪失,一旦海洋受到危害,影響的不只是人類,還有千百萬種的生物也會跟著受到影響。

  一開始我們從帶領孩子了解海洋有哪些神奇的功能,從而一窺海洋世界的奧妙,由於海洋功能種類實在繁多,因此選擇了與生活息息相關的五大功能,並製作海洋功能的翻翻板,讓孩子可以動手翻,在翻閱之後,接續講解海洋功能的相關知識,透過生動的口號教學及相對應的動作,藉由節奏遊戲的方式來幫助孩子記憶海洋功能。

  在關卡中,一共分為三個步驟,第一步先讓孩子翻動翻翻板,第二步講解板子背面的海洋功能,第三步就是海洋功能動作和口號教學啦!動作都教完之後正式進入挑戰階段,每當關主做一個動作,孩子也要做出相對應的動作並喊出正確的口號以完成關卡。

  看似玩樂的方式,卻能透過動作讓孩子記憶複雜的海洋功能,也能藉由玩遊戲的過程中了解海洋的各種功能,像是調節溫度、製造氧氣、吸收二氧化碳、海上運輸和食物資源等功能,並且反思如果海洋失去這些功能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以激起孩子們守護海洋的意識。

  在遊戲現場,孩子們迫不及待的想要去翻動翻翻板,在翻動之前他們也都可以說出板子上的圖案,並且由此了解海洋的功能;在講述的過程中孩子們都很熱情的參與和關主互動。

  孩子們不僅要記得海洋功能,還要記得這項功能要比出甚麼動作,更考驗專注力與記憶力;值得一提的是,在講述海洋製造氧氣、吸收二氧化碳的功能時,許多家長也不明白海洋的大氣循環功能甚至比森林更多,這也看出了即使大家都是依靠著海洋的功能才能賴以為生,卻對海洋生態不夠了解,藉此遊戲也讓許多家長和孩子更加認識海洋的功能。

關卡2:魚你靠近 光寶文教基金會實習生/邱依庭(實踐家兒系)

  臺灣海岸線總長度約 1,566 公里,西為臺灣海峽,東臨太平洋,南接巴士海峽,北面東海,配合著溫暖的黑潮與西南季風,帶來了許多不同海洋生物,孕育出多元而豐富的海洋生態,充滿活力與生命力的海洋魚群是上天贈給島國子民最幸福的滋味,從調節氣候、交通運輸和漁業捕撈,海洋一直與人類的關聯密切,但我們對海洋的知識卻相對匱乏,也不重視對於海洋生態的保護,然而在這短短的三、四十年裡由於各種人為的破壞,造成資源衰退、物種絕滅十分嚴重,全球暖化使得海水溫度上升,海洋的環境已經在改變。

  我們真的了解海洋嗎? 從人類的角度來看,海洋資源是一種重要的食物來源,魚是全球32億人口非常重要的蛋白質來源之一,而在我們重視飲食健康與環境保護的同時,為甚麼大家都忘記海洋永續了呢?

  台灣人真的很喜歡吃海鮮,已經到了無所不吃的境界,從最大最貴的吃起,鯨鯊、鮪魚、翻車魚;一直到稀有的魚種,甚至連魩仔魚也不放過。

  由於人類濫捕,野生魚類和所有經濟性魚類及海產生物都會枯竭,所以這一關會結合釣魚遊戲的關卡,教導孩子和家長怎麼聰明挑選海鮮,當瞭解什麼魚可以吃,什麼魚不可以吃時,我們才能夠選擇吃對的魚,讓海洋生態永續。

  想要改變,從現在開始也不晚,讓我們一起保護和重視海洋生態確保海洋永續吧!

釣魚遊戲學習如何挑選在地魚
  從傳統人力為主的捕魚方式進步到仰賴高科技漁業技術,但是海洋資源並未隨著人類的撈捕能力變強或是增加。而人類不斷大量撈取海洋資源的同時,也浪費許多資源、破壞海洋生態平衡,魚你靠近這一關卡,選擇最傳統的一支釣魚法進行遊戲,利用不同種魚類的圖片,讓孩子們結合傳統釣魚法的方式將魚的圖片釣起來,並且與家長合作將魚放置相對應的海域棲息地。

  孩子藉由玩遊戲的過程中認識東部洄游性魚類、西部沙岸的養殖魚類和珊瑚礁的定棲性魚類,並教導孩子了解海鮮三選三減三不的挑選原則。

  在遊戲現場,孩子們看到桌上的釣桿和魚的圖片,迫不及待地想把魚釣起來!挑戰開始,關主請孩子們把魚釣起來之後拿給家長,並把魚放到相對應的位置,但是許多家長都面露難色,甚至到最後面都偷偷用手機將正確答案拍起來再進行闖關,由此可見我們對於海洋中的魚類有多不熟悉,而海洋教育對我們來說卻是這麼重要。

關卡3:垃圾在我家  光寶文教基金會實習生/王佳薇(師大人發系)

  「你們家一天會產生多少垃圾呢?」隨著社會的變遷,為了因應生活型態的改變,人類生產了很多便利的用品,充斥於我們的生活中,其中更包含很多一次性用品,像是塑膠袋、免洗餐具等,根據統計,台灣每年會生產出45億支寶特瓶,每人平均每年會使用高達782個塑膠袋,這些大量生產的一次性塑膠製品,若沒有好好的進入回收系統,很常會經由大氣循環及水循環被帶入海洋中,不只造成汙染,也容易使海洋生物誤食,甚至可能經由食物鏈進入人體,成為隱形的健康殺手。

  研究指出,平均每人每天會製造約1公斤的垃圾,一年下來,就會累積將近一億噸,這其中「塑膠類」為我們最常見的垃圾,在多年來位居垃圾種類的榜首,然而,你知道嗎?塑膠變成垃圾後,還會在地球上留存很久很久,一個塑膠袋需要10~20年的時間進行分解,飲料寶特瓶更需要450年以上的分解時間,可以發現垃圾的分解時間,遠遠超過我們製造生產所需的時間,為地球帶來很大的負擔,漸漸地積累,就如慢性病毒般侵襲我們的生存環境。

垃圾分解時間對對碰
  關卡開始前藉由提問「你們家平常會做垃圾分類嗎?」讓孩子思考自己平常會製造哪些廢棄物,又會如何處理這些廢棄物呢?可以看到多數的孩子都自信的回答:「有!」還熱情的分享自己家裡除了一般垃圾,還有資源回收桶,當中也有一些猶豫、不確定自己有沒有做到的孩子,家長就在一旁問:「你昨天是不是有把紙箱交給回收的伯伯?」「我們家是不是有另外的桶子裝吃剩的食物?」這些孩子聽到問題,就會像突然發現一件新奇的事物,開心的點點頭。其實做垃圾分類,相信是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會接觸的,甚至許多公共場域也可以看到各式分類的回收桶,像是塑膠類、玻璃、紙類等,學校裡老師也透過讓孩子練習動手做回收,讓大家知道做好垃圾分類的重要性。

  我們透過讓孩子認識各類垃圾的分解時間,希望讓孩子發現到生活中那些常用的、常看見的,以及常被製造出來的垃圾,它們是需要經過多久的時間才有機會從地球上消失?有些東西甚至不會消失,只能被分解成小分子,以不同的形式繼續堆積在地球上,如果我們每天持續製造那麼多的垃圾,全球幾十億人口加起來,專家們說在未來幾十年,地球將可能被垃圾堆滿,我們會無「家」可歸。人類不停從地球身上挖掘更多更多資源,但若我們一再地毫無節制使用地球資源,最後可能什麼都沒有,這會是我們想要的嗎?

  最後設計牌卡配對小遊戲,讓家長和孩子合力翻牌配對各類垃圾的分解時間,遊戲時孩子大喊:「棉質衣物需要多久的時間呢?」、「1~3年是什麼物品?」、「啊!玻璃是未知,我剛剛有翻到未知!可是在哪裡」...這些問題就在他們反覆翻起覆蓋牌卡的過程中,不斷加深記憶,家長也會鼓勵孩子「嘿~你剛剛翻到了!」、「哇!好棒喔你成功配對出一組了耶!」、「加油~」,就在這一來一往的互動裡,孩子學習到各類垃圾的分解時間,與此同時,也連結了和家人歡樂的回憶,無形間促成親子的感情交流。期待這一段親子共學的時光,會像小小的種子埋在孩子心中,讓孩子在未來有更多探索,成長茁壯!

  其實環境守護並不是枯燥乏味的知識,它融入在我們的生活中,所做的任何選擇,累積起來都能成為很大的力量,當我們開始重視,願意為了環境付出時,另一方面也是照顧了自己的生活。

  地球就像是我們的家,守護家園是每個人的責任,相信經過了這些體驗,大家都更有環保意識,懂得如何垃圾減量,以及隨手做分類,大家一起好好的愛護地球!

關卡4:零廢棄的7R綠行動 光寶文教基金會實習生/廖真如(師大人發系)

  根據環保署的資料,台灣各鄉鎮已有四分之一的垃圾場已飽和或接近飽和,無處可去的垃圾不斷的堆積、流竄,衍伸出許多迫在眉睫,急待大眾共同響應解決的環境問題。這些垃圾不僅汙染了大地、水源與空氣,使得無辜的動物們失去它們純淨的家園,面臨生存的威脅,也使人們的健康亮起紅燈。

  而提到垃圾困境,塑膠製品的濫用便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一大議題。自塑膠面世至今,它已經成為人類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份,被廣泛地應用在我們每天的食、衣、住、行、育樂中,而隨著近年來垃圾減量、環保愛地球的理念愈發地受到重視,「一次性塑膠製品」也逐漸成為大眾目光的焦點。

  在現代生活中,各式各樣的一次性製品隨處可見,包括免洗筷、便當盒、塑膠袋、寶特瓶……等,這些產品在被製造出來後,大多都只會被使用一次就面臨被丟棄的命運,他們的生命週期就如同從「搖籃到墳墓」一般,使用量雖大,但使用時間短暫,累積起來的垃圾量很可觀。雖然這些產品確實讓生活變得更加方便、有效率,卻大大傷害了我們賴以維生的自然環境。

  那麼,面對當前日益嚴重的環境議題,我們該如何共體時艱,為環保出力呢?「零廢棄的7R綠行動」就是希望能藉由遊戲的方式,讓孩子與家長一同認識7R,思考我們可以為了地球做出哪些改變。

  『零廢棄』,其意為垃圾的零產出,而『7R』,包括拒絕(Refuse)、減少(Reduce)、重複使用(Reuse)、修繕與修理(Repair)、分解(Rot)、資源回收(Recycle)與重新思考(Rethink),便是我們能為環境跟自身健康出力,達到『零廢棄生活』的一套行動原則與方法。7R的核心概念為拒絕不必要的浪費、不使用一次性產品,只消費必需品,並落實回收,充分利用可重複使用的資源,包括交換二手物品、把舊衣製成環保袋等,藉由這些簡單的小行動,我們就能一步步地邁向零廢棄生活,幫助資源達到永續利用。

  透過這個關卡,我們希望讓孩子和家長們了解人類現在面臨的廢棄物困境,以及一次性塑膠製品對環境及健康造成的危害,並且覺察到其實每一個人都可以透過執行7R綠行動來守護我們的地球。

7R行動貼貼樂
  在正式開始挑戰關卡前,我們會先透過選擇題來讓孩子們暖身熱腦,在孩子思考問題時,父母也會參與互動,比如家長會跟孩子討論自家的垃圾是否有分類、寶特瓶是不是有回收等,讓孩子覺察這些看似無關緊要的小行動其實就是解決問題的關鍵,而關主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也能引導孩子們進一步認識一次性製品的危害,並了解守護地球需要的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力量。

  接著,孩子會從我們所準備的7R行動示例卡中抽出三張,並思考所抽出的示例是屬於7R中的哪一個原則,將其分門別類貼在海報板上。在貼字卡的過程中,許多孩子會對一些較不熟悉的例子感到疑惑,像是「果皮堆肥」,這時關主便能藉由進一步的解說,讓親子知道這些看似垃圾的果皮、咖啡渣或茶葉其實也可以做成肥料二次利用,除此之外,孩子也在分類「不買包裝很多層的糖果餅乾」、「盡量不用隨手包面紙」等字卡的過程中,學習到自己可以藉由這些小小的行動去保護地球。

7R行動投投樂
  配對完抽到的示例卡片後,孩子需要反思自己過去的行動,選擇三個到目前為止自己有做到或未來可以做得到的綠行動,將硬幣投擲進相對應的投擲桶中。這個遊戲也能考驗到孩子們的手眼協調能力,若孩子難以抉擇要投擲哪個綠行動,家長便會藉機問孩子「那你以後是不是要自己帶環保袋?」、「你覺得你以後做得到不喝手搖杯飲料嗎?」,孩子們也都點了點頭,表示願意努力試試看,將硬幣投進這些框架中。


  不論是工作繁忙的成年人、在學海中浮沉的學生,還是天真年幼的孩童,都是守護地球重要的一份力量,透過「廢棄物7R綠行動」,親子們可以試著在生活中堅持著做一些小小的改變,嘗試實施「從搖籃到搖籃的零廢棄生活」,不僅能大大的減輕地球的負擔,也能保護我們自身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