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此線上閱讀 *」
 

光寶文教基金會第七屆暑期兒童親子體驗營
「從搖籃到搖籃的零廢棄環境永續綠生活」活動紀實─食育篇

友善列印
 
【一、活動緣起】
【二、前言】
【三、關卡】

一、活動緣起

2014年在基金會認輔團隊策劃下,以企業員工子女為服務對象,首次於光寶科技內湖總部為他們舉辦為期三天的夏令營活動,這也是基金會首次嘗試服務「內部客戶」;並於2016及2017年分別新增中和及新竹場次。藉由營隊活動讓內部客戶內部利害關係人(員工),了解自己所屬企業基金會所從事的社會公益活動,也將推動課程活動方案回饋分享予企業員工子女,增進員工家庭的幸福力及對於企業的凝聚力與向心力。

  今年(2020)因新冠肺炎的疫情影響,將第七屆夏令營活動移師至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除了參觀體驗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全新的「Tinkering 敲敲打打動手樂」六大主題創意手做活動外;同時藉由體驗活動將基金會長期推廣之「食育教育」帶給員工及其子女,讓員工認識友善食材會幫助第二個大腦(腹腦)有更好的吸收,選擇正確的飲食方式能調整人的情緒、促進學習、人際關係和提升專注力,同時也是減碳、護健康的行動綠生活實踐。期盼藉由食育社區教育的扎根,培養孩子做一個有意識的生活者和理性消費者,與環境永續共生。

 

前言:為什麼要談食育教育?『吃出健康,帶出好EQ和學習力』

光寶文教基金會總監吳銀玉、光寶文教基金會實習生/陳甄(師大人發系)邱冬琪(實踐家兒系)

  每一天的陪伴照顧和教養,都是為了孩子健康獨立在做準備。研究證實:飲食會改變我們的情緒和大腦健康;影響我們的學習、人際關係和生活品質。習慣是大腦處理日常決策的方式,其養成是靠行為不斷的累積重複,正是十二年國教核心素養生活實踐練習的契機場域。

  從過往的SARS到新冠狀病毒(COVID-19)讓人類重新思考新的工業、商業設計系統和消費方式。環境、食物、人,三者互相依賴影響,只要其中一環遭受到破壞,整個系統就會產生問題。期盼藉由生活美學的扎根,做一個有意識理性的生活消費者,與環境永續共生。

  談到食育,不得不提及人體的第二大腦——腸道。腸道中的腸神經系統就像體內的神秘世界,因著我們攝取的食物分泌激素、做出反應,維持身體運作,並且接收來自消化道的訊息,並影響我們的情緒、學習、思考和記憶。而腸道菌叢可以製造維生素、協助食物的消化、保護腸道避免病毒、黴菌等外來入侵,且透過神經傳導物質影響我們迷走神經,控制我們的飲食行為。例如,當腸道由偏愛油脂及蛋白質的菌種佔多數比例時,我們就會難以控制自己想要攝取高油脂、高蛋白食物的慾望;有些人在高壓下會特別想要攝取甜食、高熱量食物,或是吃了某些東西後心情會比較好等等,都是因為菌叢對大腦發出的快樂信號!

  許多人不知道我們的口味其實是由腸道決定的,食物的選擇對於我們的身、心影響絕對非同小可;人體的消化運作與健康息息相關,消化道與腺體的運作支撐起我們的體力與生活;從腸腦軸的學習,知道日常飲食要均衡,才會幫助我們有穩定的情緒,這勢必需要更多的學習並且建立正確的觀念。所以我們必須提倡食育,讓孩子從小就有基本的常識,照顧好自己的365天每日三餐,擁有更好的發展與生活。

  至於吃進去的食物進入腸胃道之後的奇妙旅程,讓我們透過『飲食紅綠燈』『健康拼紛樂』『帶著米粒去旅行』等體驗遊戲,一窺食物與大腦的奧秘。

關卡1:食物紅綠燈  光寶文教基金會實習生/陳甄(師大人發系)、邱冬琪(實踐家兒系)

「紅燈停,綠燈行,黃燈要小心!」相信紅綠燈燈號意涵大家都不陌生,這次活動便將紅綠燈運用在食物的選擇上,希望能讓孩子們透過食物挑選的遊戲,思考食物對人體的好與壞,並帶領他們認識屬於紅、黃、綠燈號的食物分別有哪些。

  食物紅綠燈是依據食物的熱量、營養成分及糖/油/鹽的含量高低,將食物分為紅燈、黃燈、綠燈。紅燈當然就是對人體沒有助益、通常包含高鹽/高糖/高油脂的食物、且應避免的食物;黃燈則是含有稍高的鹽/油/糖,但可能擁有營養價值,建議偶爾淺嚐、盡量不要頻繁攝取的食物;而有益身體健康、富含營養素、天然、新鮮原味的,就是綠燈食物喔!

  其實長期攝取過多紅燈與黃燈食物,身體會吸收過多的熱量、進而導致缺乏營養素,可能造成體重上升,甚至過重提高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不僅如此,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含糖飲料』,若長期飲用會對人體造成的八個壞處:會使你「糖上癮」、增加負面情緒,也會導致注意力與學習力下降、情緒不穩/波動大,長青春痘與皮膚老化;更會延伸出代謝症候群、肥胖等問題。

  另外,飲料也有分紅、黃、綠燈,紅燈飲料包含:乳酸飲料、豆奶飲料、汽水、奶茶、咖啡,每週飲用應小於一次;黃燈飲料包含:調味乳、減糖優酪乳、一般豆漿、運動飲料,每週飲用建議小於三次;綠燈飲料就是鮮奶、無糖與低糖優酪乳、無糖豆漿,有益身體健康,不會造成負擔,每天可以飲用兩次呦!

  
來到遊戲現場,孩子們一靠近關卡,便忍不住拾起桌上鮮豔的紅、黃、綠牌揮舞,迫不及待接受挑戰!挑戰開始前,關主先訪問孩子們對於食物健康的觀念,值得欣慰的是,孩子們都能大聲說出炸雞、薯條、漢堡屬於紅燈食物;蔬菜、水果是有益身體健康的綠色食物;而較難以辨別的黃燈食物,則由關主來跟孩子們解釋囉!一旁的家長也微笑調侃,「只要你喜歡的,都是紅燈食物啦!」歡聲一片,孩子們也準備好接受挑戰!

  關卡的第一階段,請家長與孩子根據手冊上的食物看板,選出自己今天或常常吃的早餐,寫於手冊的餐盤上,並核對自己的早餐屬於什麼燈號。希望孩子透過回想與檢視所吃的食物,連結生活經驗,學習並意識到自己選擇食物之方式,再將紅、黃、綠燈飲食選擇的概念,實際融入生活當中。

  關卡的第二階段讓孩子手拿紅、黃、綠燈牌,由關主隨機出題,讓孩子舉牌選出圖片上之食物屬於哪一個燈號,進而幫助孩子更認識紅、黃、綠燈號的食物,並了解燈號的原因是什麼。透過此遊戲,提供親子日後選擇食物的參考標準,能盡量避開紅燈食物,多選擇綠燈食物。

  闖關的過程中,發現其實有時孩子甚至比家長更了解紅、黃、綠燈食物,答對率非常高,也很清楚為什麼這些食物會區分在這個燈號;反之,許多家長知道答案後,都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才知道原來自己以為很健康的食物是屬於紅燈或是黃燈。

  整個活動下來,看見『食物紅綠燈』不僅僅讓孩子認識與知道選擇食物的標準,也讓許多家長學習到更正確的食物選擇觀念,希望大家能藉由食物紅綠燈遊戲,在平時選擇食物之餘,也能將食物紅綠燈的觀念融於日常生活中,建立起健康的飲食觀,不是只有自己吃得健康正確,並一同照顧、守護家人身心健康。

關卡2:健康拼紛樂 光寶文教基金會實習生/胡雅芯(師大人發系)

  均衡的飲食是維持健康的基本要素,依照國健署新版『健康飲食金字塔』,每日我們攝取的食物可分為六大類,包括:全穀雜糧類、蔬菜類、水果類、乳品類、豆魚蛋肉類,以及油脂與堅果種子類,每類食物都有獨特營養和優點,攝取到建議量才能達到飲食均衡。每餐的飲食深深影響著我們,關乎我們的腸胃、情緒和大腦健康,也和人際、生活及幸福指數有關。 此外,均衡並且適量的飲食不僅能讓我們吃得健康,還能減少食物浪費拯救地球。

  『健康拼紛樂』活動首先以一首改編的童謠《健康之歌》歡樂開場,搭配簡單樂器,將六大類食物營養知識與攝取量融入歌詞,帶領孩子們唱歌活絡氣氛,引起興趣,期望他們能透過歌曲初步認識飲食金字塔。有趣的是,在唱歌的過程中,孩子們往往都被桌上五彩繽紛的拼圖吸引,忍不住伸出手想觸摸,眼神裡充滿了期待,歌曲結束,馬上帶他們進行六大類食物的拼圖遊戲!透過拼圖,加深孩子們對飲食金字塔的熟悉度。

許多孩子在一開始接觸拼圖時,自然就知道要從哪邊開始拼起,因為教具設計上以顏色與形狀來幫助辨別。孩子在完成後有了成就感,趣味中也能帶來知能的增長,甚至會主動和家長討論拼圖上各類的食物!簡單的拼圖,便為孩子們開啟了認知均衡飲食的世界,活動過程中由家長一同帶著孩子將桌上的食物圖卡、份量卡,依照六大類食物,分別排列在食物金字塔底圖上,像是豆腐、雞肉、魚和蛋都屬於豆魚蛋肉類,便將這些圖卡放在豆魚蛋肉類的位置上,只要在時間內把全部食物圖卡放在對應的類別即完成!這個遊戲希望孩子能將食物進行正確分類,了解六大類食物的特色,以及每日所需的份量。

  過程中,孩子們容易將某些食物搞混,像是認為大番茄屬於水果類,但根據衛福部國健署食物代換表所示,其實大番茄是屬於蔬菜類喔!藉由這個機會讓孩子認識、了解食物種類,也提醒家長食物分類的重要,因為不同種類的食物有不同的營養素,攝取太多或太少可能會對身體健康不益,弄錯食物種類會使某些營養素攝取量不足或過高。在食物的排列遊戲幫助下,期望大家日後能夠建立正確的食物種類觀念!

  最後的抽題目遊戲,請孩子們先猜拳決定抽題的順序,由關主提問食物圖卡背面的題目,透過答題和競賽的方式,讓孩子們在遊戲過程中,把先前所學習到的內容再做複習。關主透過詢問「牛奶含有豐富的什麼能讓我們長高?」「最喜歡的水果是什麼呢?」「人類主要的活力來源來自哪一類?」等等的題目讓孩子們發言,在這一環節,因為孩子可以和新朋友互動,我們發現他們的興趣與注意力增加了;在答題的過程中,經過分享和討論,也了解自己的飲食觀念,並且反思日常飲食是否健康,例如其中一題,關主提問:「今天早餐屬於六大類食物哪一類呢?」,許多孩子們靦腆笑著回應:「今天沒有吃早餐。」家長聽到了急忙應諾之後會記得準備早餐,遊戲便成了一個小小提醒,適時讓家長和孩子們更重視飲食的好習慣。

  這個活動目的是讓家長和孩子提高健康意識,每天用餐的時候,開始注意所吃下的份量,思考六大類食物每天的攝取對身體健康的影響。我們應該依照「健康飲食金字塔」的原則飲食,進食合適的分量,並認識每類食物提供不同的營養素,發現均衡攝取各類有益身體健康之食物的重要,進而強化健康飲食觀念、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同時減少食物浪費實踐友愛地球。

關卡3:帶著米粒去旅行  光寶文教基金會實習生/程永同(師大人發系)、邱子嫣(實踐家兒系)

  相信大家都知道人體神經細胞最多、最複雜的器官就是我們的大腦。大腦是人類的生命中樞,人如果沒有大腦就已經失去靈魂。

  我們雖然了解大腦對於生存機制舉足輕重,卻不明白腸神經系統(EntericNervous System,ENS)擁有人體第二多的神經細胞,是大腦以外最複雜的神經系統與器官;腸神經系統,是指圍繞在食道、胃、小腸、大腸內外的神經脈絡與組織細胞等,超過一億個神經細胞於此系統間傳遞訊息,數量甚至比脊髓還多,因此腸道又被部分科學家們稱為「第二大腦」想知道這器官到底有多神奇?想探索腸道跟大腦之間有什麼樣的關聯?讓我們來用「人體消化器官拼圖遊戲」一探人體科學的奧祕吧!

  「你知道食物從口腔進入我們的身體後,會到哪裡去嗎?」肚子幫助我們消化食物轉化成人體能吸收的養分,可是大多數我們並不清楚肚子怎麼幫助我們消化吸收,所以面對這個問題,大多數的孩子往往羞澀的看著關主或家長,卻不知該從何說起,不知道答案?沒有關係!這就是飲食教育的意義所在!

  首先,請孩子就他們對於身體器官的認知,限時2分鐘內,將人體器官的拼圖擺在相對應的位置上,目標是幫助孩子認識消化器官的位置,讓孩子從拼圖的過程中,更加重視自己的身體器官,拼圖過程適時提醒家長,讓孩子自行選擇並排出他們認為的順序;時間到,無論拚圖的正確與否都沒有影響,隨後關主將會針對個人擺放進行詳細解說。

  拼圖遊戲結束後,關主以小短劇的方式,用身上的圍裙道具講解米粒進入人體消化系統的軌道,以及人體消化器官的外型及功能,過程中會邀請孩子們來摸摸看器官的形狀,當孩子摸到小腸的時候還會驚呼:真的是一節一節,長的彎彎曲曲的耶!

  看似簡單的進食,其實進入到身體每個環節帶來的變化如此奇妙,缺一不可;少了一個器官、任何腺體,都無法使食物完全消化。

  當食物從我們的口腔進入,經過食道、胃、小腸、大腸,除了肌肉的擠壓、絞碎外,各消化腺體所分泌的消化液也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口腔的唾液、胃囊中的胃液、胰臟分泌的胰液、小腸的腸液等消化酵素將食物分解、消化吸收,最後由肛門排出剩餘的糞便;每個器官與消化腺體彼此分工合作,透過咀嚼、磨碎與酵素的作用下共同完成食物消化之旅,使孩子順利吸收食物養分,更加茁壯。

  在認識消化系統的同時,引導孩子進一步認識腸腦軸。腸道對於人體健康的影響在於腸道內的益生菌,這些菌叢於腸道生存並幫助其健康運作,透過血清素與多巴胺的分泌作用下,影響孩子們的學習與情緒。

  經過了消化系統之旅後,孩子們更要慎選綠燈食物,因為攝取健康的食物不只影響消化吸收,更會影響未來發展、人際關係...等;透過闖關遊戲,讓孩子能重視身體器官並友善對待腸道,它不僅外觀長的像大腦,同時與我們的大腦也有雙向影響喔!

  當擁有好心情時,情緒一旦放鬆,腸躁症就不易發作,同理可證,當腸道健康時,我們的心情也會跟著變好喔!孩子了解腸道益生菌的重要後,才能將這些學到的新知識應用於日常生活的飲食中。

  當然學無止境,不只是年幼懵懂的孩子需要學習,家長也透過遊戲帶領與從旁關懷中獲取新的知識,往往發現,孩子年紀小也並非不如家長,在於這個拼圖遊戲是否使孩子們願意敞開心胸去探索,因此情境塑造是形塑孩子在面對挑戰上主動正向的態度,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在此遊戲體驗下,看見孩子雖羞澀卻難掩欣喜的神情,望見家長想提示協助卻也按耐性子的容貌,那是家長對於孩子的羈絆與期待,讓孩子獨立思考判斷是需要學習且十分重要的過程,因為不只有家長需要了解這些知識,探索、記憶知識與意識也要算這些小腦袋瓜一份,未來需要選擇食物攝取與購買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