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此線上閱讀 *」
 

「里仁為美、樂活地球」: SQ的生活美學敘事實踐
第五堂 美感生活家~專注與寂靜的力量

友善列印
 
【單元目標】
【專注與寂靜】
【桂月賞溪,菊月秋爽-社區美學的在地走讀】
【減法生活的「侘寂」美學】
【秋分.不預設的幸福】
【融於自然的寂靜】
【參考資料】
 

單元目標

1.認識並欣賞侘寂(wabi- sabi)的多元人文藝術涵養。
2.經由課程活動理解專注與寂靜的意涵及實踐。
3.透過自然採集創造手感的美學生活。

傾聽自然,是為了重新發現自己,重新發現與這塊土地的連結。~范欽慧

專注與寂靜 ◎蔡幸容

專注力=時間+練習+修正

  丹尼爾・高曼在《專注的力量:不再分心的自我鍛鍊,讓你掌握APP世代的卓越關鍵》書中指出專注力的三種形式為:1.內在(inner)的專注:聆聽自己的聲音,察覺自身的想法和感受。2.對他人(other)的專注:能以同理心去了解他人的內在想法與感受,並予以協助。3.對外(outer)的專注:如領導者般的視野,有助於理解大環境或生態體系。簡而言之,專注力可經由持續的練習與修正來強化,而上述的三種專注力形式,由內而外擴及大環境,正與生態系統觀不謀而合,也與SQ息息相關。

寂靜是一種聲音

  什麼是寂靜呢?戈登‧漢普頓透過《一平方英寸的寂靜》對寂靜有兩種看法,一種是內在的,是尊敬生命的感覺,屬於靈魂的層次;一種是外在的,是我們置身於安靜的自然環境時,沒有任何現代噪音入侵時的感受。范欽慧則讓大家思考,寂靜其實是一種聲音,也是許多許多種聲音。

  2018年全世界第一條國家級「寂靜山徑」,正式在太平山國家公園成立了,可以帶著最通透的心靈,傾聽森林低語,也傾聽自己的內在。我們不擅面對安靜,甚至害怕安靜,似乎靜默之中隱隱透著不安,但是只要大家走到寂靜山徑,會有種緩慢、放鬆的狀態,與寂靜山徑同在,深吸一口氣,感受自我的存在,將更能深刻感受到傾聽寂靜的重要。

  翠峰湖環山步道,位於宜蘭太平山上,採用生態工法修築,就是為了保護豐富的生態,也是尊重在地性的自然發展。這裡的森林被厚重的苔蘚所包覆,成了最佳的吸音泡棉,也造就出最自然的試聽間,成為台灣最寂靜的地方。正因為是世界第一條國家級的寂靜山徑,更希望忙碌焦慮的現代人,能夠靜下心來,腳步放慢,細細感受寂靜所帶來被洗滌過般澄淨透明的力量。

  有一天,一定有一天,范欽慧相信將會看到太平山翠峰湖環湖步道,步道中的奧陶紀苔原,成為台灣的第一條「寂靜山徑」,來到這裡的人都會放低聲音說話,甚至不說話,把「聆聽」當作應有的修為。在那個台灣最寂靜的所在,她想,我們將會知曉自然的奧祕,也重新發現自己。

聆聽寂靜,需要專注

  物換星移,我們生活的空間裡,充斥各式各樣的媒介與刺激,有些我們接收,有些我們視而不見,或者充耳不聞,漸漸的,可能就真的聽不進也看不到了。但當我們試著專注聆聽,那些慣常聽不進也看不到的,其實一直都在。因此,我們找得到寂靜,而寂靜也找得到我們。寂靜不是安靜無聲,而是一種萬物都在的景況,需要專注,以聆聽。

如人飲水看侘寂(wabi- sabi)

  去掉所有不必要的。削弱至本質,但不要剝離它的韻;保持乾淨純潔,但不要剝奪生命力。── 李歐納‧科仁,《Wabi-Sabi:給設計者、生活家的日式美學基礎》

  「侘寂」深受中國道家和禪宗文化的影響,傳達一種空寂境界和極簡形態,「侘」(wabi)是「簡陋樸素的優雅之美」,而「寂」(sabi)是指「時間易逝和萬物無常」,兩者結合形成一種日本文化重要的哲理。儘管難以用語言文字準確地定義侘寂,但這樣的傳統美學概念早已深植於日本文化之中。是一種事物不完美、非永存和未完成之美。簡單的說便是活在當下,在時間的流轉中,接受現實的不完美,以及萬物的流逝,即使是無法完成的那一個片刻都興然接受,講究的是崇尚自然、低調及儉樸。

  那是一種審慎和謙遜之美,也是一種不依循常規的隨興之美;是唯心的美學。如同道家哲學所述,「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只能用心領會體悟,而無法用言語表達。

桂月賞溪,菊月秋爽-社區美學的在地走讀 ◎周明寬

  秋日。漫步於四分溪畔,見魚群洄游而上,一隻佇立在溪中央的白鷺鷥,伺機而動。生與死的拼搏,鳥喙啄撃如閃電一般,倏忽之間當下立判。躲過啄食的生命,是否依然自在地悠遊;而成為鷺鷥盤中飧的魚兒,卻成就了生命另一種高尚的形式,以生命滋養生命,這是何等壯觀的美。

  暮秋。樹葉枯黃飄落,生命用一種壯烈的形式回歸大地。可曾聆聽葉落觸地,那一聲轟然巨響。土地因此得到滋養,來年,樹兒、草兒、花兒更顯豐碩、艷麗。這是生命從搖籃到搖籃的美。

  午後,每週四合唱團練習完畢,沿著溪邊散步回家。偌大的裝置藝術「須彌芥子」,聳立在中央研究院跨領域大樓旁,特別吸睛,喜歡解說牌上的一段話:「須彌納芥子,芥子納須彌,無限大可大若須彌,無限小可小若芥子。……秩序與混沌流動於你我,相識而坐如太極相互映照著,闡述著巨觀與微觀間的視角轉換,是你我靈犀波動的漣漪。」人間好美。心若寬廣,萬物皆美。佛家有句話可證,「萬物唯心造。當心與腦整合一體,適可為自己的生命找到非凡的意義。

影像走讀之美

  旅行就像一本書,透過旅行來閱讀,從不同的角度看見故事中的生命悸動及迷人景色。2019年「世界閱讀日」以「走讀台灣」為年度主題,號召全台各縣市圖書館、文化部轄下各館所,以及上百家獨立書店,聯手策畫數百場相關活動。除了依慣例舉辦的各項講座、展覽、市集、工作坊之外,還特別設計了100條超吸睛的動態走讀活動,讓在地的文化及聲音更能深入人心。從「走讀台灣民主」、「走讀生態地景」、「走讀食農」、「走讀建築藝術」、「走讀台灣的拓荒者」…這些精心的設計及發覺,無非希望生長在這塊土地的子民們,更了解它、更親近它,讓這土地的美世世代代的傳頌著。

  在希臘文裡,"Photo"的意思是光,"Graphein"則是書寫、作畫之意。文溫德斯說:「攝影者就是用光作畫的人,用光和影反覆書寫世界的人。」在家鄉的走讀過程中,眼睛所看見的視窗,一幕幕的記憶在腦海中,但有些畫面會隨著時空消失,透過走讀攝影,將珍貴的一刻記錄下來,讓這些影像的紀錄成為歷史最好的證明。

在地走讀手札:走讀山海的傳動之美

  淡水—是個美麗的山城及河港,因為地理環境的特殊,從早期就是一個歷史重鎮。一百多年來,家鄉因為開港、貨物轉運,而成為貿易中心,也進入一段繁榮時期。隨著外來文化的傳入,使得淡水街道、小巷弄處處充滿異國風情,除了有西洋風格的建築物外,另有一些外國人也帶給家鄉很大的影響力,在眾多洋人、領事官員、傳教士中,影響淡水最深遠的是馬偕博士。他將一生奉獻給淡水,開創醫療、傳教、教育等工作,現在淡水鎮上很多史蹟建物,不論是他親自設計創辦或是繼承者延續他的精神建設的,這些都成為淡水特殊的風土民情。

  馬偕二十七歲時,加拿大海外宣道會決定派馬偕到中國宣教。他在家人親友的歡送下乘船前往中國,途中經過日本、香港,他為了選擇工作地點,也曾經前往廣州、廈門等地。後來,在一次不是預定行程下搭了一艘帆船來到臺灣,並且立刻選擇在臺灣北部傳教,就像他在自述的記錄中所寫下:「好像有無形的線,牽引我到這個美麗島來。」因為當時臺灣北部人口稠密,卻沒有教會及傳教士,他認為他應該在此地工作。當馬偕搭船前往臺灣北部淡水港,看到青翠秀麗的山嶺,他在心中告訴自己:「就是這裡了。」從此展開他在淡水傳教的生活。

  馬偕博士的故事在淡水人或是台灣人的心中,永遠是流傳世代的感恩歷史,很有緣的在這裡生活,當拜訪走讀這些保留下來的文物史記或是建築時,感念及敬佩之心油然而生。雙足移動的足跡,手札及影像的紀錄,讓我們更貼近在地的聲音,也更能理解家鄉人文古蹟的珍。

減法生活的「侘寂」美學 ◎Jasmine

  西方人認為美就是要完美,「侘寂」則是讚頌事物的短暫無常、獨特性與缺陷。正是這些特質讓個別事物顯得獨一無二、真實、與美麗。茶壺的裂痕、木材的變形、石上的落葉、飛濺的墨汁。這反映了佛教的哲思,強調智慧就來自於與我們不完美的本性和平共處。

  擁抱我們的不完美,才能將焦點放回原位:持續改善。這樣的心態幫助我們將錯誤從地雷轉為路標,指引我們前往我們該去的地方。因為只有接受自己不完美、有可能失敗,才能繼續向前走。所以購物前為了減少過度消費的購物衝動,我一定會先列下購物清單,並且不斷問自己:這是「需要」還是「想要」?才不會在消費過後發現錢包大失血,而家裡又多了很多用不到的東西佔去空間,而感到後悔。

   假日時為了購買一個相框,全家人去逛了一趟「IKEA」,如果你也是這裡的常客一定能夠體會我的心情,走進賣場的當下,就開始了減法生活練習的極限挑戰。因為這裡的布置與擺設總是吸引著人的目光,每一樣物品都不是你的「需要」卻是你的「想要」。手裡拿著購物清單,不斷提醒自己不能在每個樓層停留太久,直接往家飾佈置用品區前進。面對著形形色色的各種美麗相框,差點出現選擇性障礙,還好事前在清單上列出了需要的尺寸大小以及顏色,抑制了購買其他相框的衝動。

  購買完需要的相框後,我們逃難似的前往結帳區,途中看到心儀已久的戶外烤肉組合時,腳步卻又不聽使喚地停了下來。想著中秋節烤肉時,有一組放在頂樓陽台,全家和樂融融烤肉的溫馨畫面,就興起了購買下來的衝動。但是轉念一想,每年只有一次中秋節,使用的次數極少且頂樓太熱也不適宜頻繁的久待,況且家裡已經有一組烤肉架和桌椅了,這只是自己「想要」的物質慾望而已,並非真正的「需要」。過度消費只能帶來短暫的愉悅,卻不會帶來心靈的富足,當短暫的愉悅消失後,留下來的只是金錢的損失以及物質的累積與浪費。

  我的減法生活練習,就在這樣的糾葛情緒中,從「不可能」,努力創造出「可能性」。無論行動規模有多小,真正重要的是持續行動、持續改變、持續進步。減塑,是愛自己、愛家、愛土地的一種生活方式,美好極簡的「減法、減塑生活」,就從改變消費習慣開始。

秋分.不預設的幸福 ◎歐憶陵

秋分日暝對半分

  秋季開始於“立秋”,終止於“霜降”,總共90天。秋分為秋天的第四個節氣,正好是從立秋到霜降一半的日子,所以被稱為“秋分”。這一天起,陽光直射的位置繼續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得到的太陽輻射越來越少,白天逐漸變短,氣溫降低速度明顯加快。農諺說:“一場秋雨一場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在春分出土活動的小蟲,秋分過後,將陸續回到土裡,準備過冬。

巧遇野莧菜

   備課時查閱資料意外看到一則養生習俗,寫著,很多地方在秋分時節要吃一種叫做「野莧菜」的野菜,有的地方也稱為「秋碧蒿」。秋分一到,全家人都去採摘秋菜。採回的秋菜一般人家與魚片「滾湯」,燉出來的湯叫做「秋湯」。有順口溜這樣說:「秋湯灌髒,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好奇,野莧菜是哪一種樣子,上網瀏覽,竟然跟自己在市場,菜販大哥推薦我買的莧菜是同樣的。

   記得當日買菜時,菜販大哥推薦著說:一般莧菜的莖煮不爛,這種會。依照他交代的處理方式,將菜梗較粗的纖維用手撕除再川燙,比一般的莧菜更容易煮爛更好吃,連對粗纖維難以下嚥的先生都能全部咬爛吞食。食用的時候,心中油然生起一種喜悅與幸福。秋分,意外的嚐到學而時習之的喜悅。

兩個我都是

   野莧菜的美味,再次體驗,美真的無所不在。我們永遠不曉得,何時何地會與美相遇。在這毫無預設,隨緣的態度時,那麼擁有的可能性就會無限寬廣(廖婉如,2011)。這非隨機的機緣,憶起了每次出遊時無意拍到特別事物的經驗。熟識我的朋友中,對於我是否喜愛拍照一事有兩種認定。一部分的人認為我不愛拍照,另一部份人認定我喜歡拍照。其實,這都是我。我愛拍照,我喜歡拍生態、自然;我不愛拍照,我不愛拍刻意、矯飾的照。我喜愛拍的生態自然,並非那種刻意去尋找或等待的拍攝,而是巧遇。或許,有太多次巧遇的經驗,只要在大自然中,總會特意的留意尋找,但每當特意留意時反而無法巧遇,彷彿那刻意讓感官不經意的拘限。但若不預設,總會有著意外的驚喜。

融於自然的寂靜 ◎Jasmine

  喜歡透鏡頭捕捉生物與環境,應該算是廣義的生態攝影。經常當發現一隻鳥或是昆蟲,得安靜的接近或是等待,才有機會看到他不同的狀態。記得孩子小時候,我們曾一起看蟬從蛹中脫殼而出,也曾在花台看著鳳蝶羽化,一直以為很簡單但著實不易,經常一等就是一個小時。去年旅行中,行經巴拿馬運河,不經意撇見一隻鵜鶘捕魚吞下的畫面,他吃第一隻時太快,沒機會捕捉,我伸長著鏡頭等待,屏氣凝神,等待他再次出擊,終於拍到他飽食的鏡頭。心中雀悅,並讚嘆他的能耐。拍攝自然與生態時,容易感動於自然的美,也對自然運行心生敬畏與尊崇。拍攝中,練習的是專注、等待。按下快門的剎那,有那一秒的寂靜將自己融於自然。

美感始於生活

  美國自然主義派哲學家亨利.大衛.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也就是《湖濱散記》的作者曾說:「惟有安詳的心,才能感受美。」自然,是培養感受美最好的容器,置身大自然時,只要去見證、感受你所知覺的。知識雖重要,但知識下,應有親身體驗的情感為基礎。有了情感的依據,較能理解地球是活生生的,對環境會產生使命感,了解人類的欲望該加以節制,思考其他生命的需要。

  美,當然不只存在於自然之中,有個小故事是法老王問古希臘七賢,世上最美的東西是什麼?他們回答:「這世界。」語中的深意是,若我們不用驚奇的眼光看待這世界,我們將會愈來愈習而不察,不見其燦亮光采(廖婉如譯,2011)。審美的智力與廣度又得從生活點滴中累積,若僅從熟悉可靠的經驗中發覺美,那樣會限縮審美的廣度。美真的無所不在,我們永遠不曉得何時何地會與美相遇。但無疑的是:審美廣度寬闊的人,較開朗,也願意擁抱新觀念,對事物感到驚奇且活到老學到老,世界也將更豐富多彩(美,靈魂的禮物:36)。

  《莊子》〈知北遊〉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天地不言語,它只兀自美麗著,但能否沐浴在天地萬物中,感受到美無處不在,關乎於內心。美不是只有在美術館與展覽館裡,在日日夜夜工作生活的城市裡,床頭一本舊書,窗外一抹月色,手中一杯溫茶,無不是常在左右,卻最容易被忽視的美。生活點滴都能養成美感,相信能發現這些美,而懂得享受美的人,會更加願意擁抱生命。

參考資料

1.周曉琪譯(2014)專注的力量:不再分心的自我鍛鍊,讓你掌握APP世代的卓越關鍵(原著:Daniel Goleman)。時報出版,台北。
2.Lily Crossley-Baxter(2018年11月4日)
侘寂之美:日本不同尋常的世界觀取自
3.廖婉如譯(2011)。
美,靈魂的禮物(原著:Piero Ferrucci)。台北:心靈工坊。
4.劉伯樂(2013)。
寄自野地的明信片。台北:遠流。
5.納蘭自強(2019年9月23日)
二十四節氣之秋分節氣的來歷、養生、習俗取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