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目標
- 透過課程活動認識三層腦與神經元的運作。
- 介紹各種神經傳導物質及情緒的積極功能在演化上的重要性。
- 藉由表達性藝術和圖畫書談生命中失落的情緒與個人的因應之道。
前言
即便是快樂人生,也不可能完全沒有晦暗的時刻;假使沒有悲傷的對照,幸福這個字也就完全失去了意義!
~榮格(Carl Jung)
時序進入冬至時節,天氣逐漸冷冽,落葉紛飛寂寥,給人落寞蕭瑟之感,一股無以言傳的低落情緒悄悄地就溜進心房裡。瑞士心理學家榮格(Carl Gustav Jung)說:「即便是快樂人生,也不可能完全沒有晦暗的時刻;假使沒有悲傷的對照,幸福這個字也就完全失去了意義!」失落悲傷是每個人生活中難以避免的事;唯有承認個人靈性的弱點及自身的有限性,才能勇敢面對生命所經驗的。
科學研究指出,情緒跟我們的環境、文化、身體、心智歷程,甚至大腦的機能有關,大腦有近千億個神經細胞,當人們懷著各種不同的情緒和心態時,這些細胞就會藉著神經傳導物質,傳送到大腦中和身體的各個相對應的部位。
此時,體內就會產生情緒反應和行動。所謂「喜由心生、悲從中來」就發生了!大腦裡的神經元和神經傳導物質是如何的作用或連結呢?讓我們一起來認識這些比較不為一般民眾所認識的大腦神經傳導物質,並與之共舞共學共存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生命樣貌。~周明寬
大腦說了算!關於情緒腦的演化史 ◎吳佳螢
相關研究指出,人類不是唯一有感受的生物,動物面對危險會產生戰或逃或僵的行為和心理反應,這些反應看來非常「情緒化」;然而在哺乳類動物身上演化出一套複雜的溝通方式,跟同類進行內在狀態的交流,這使牠們成為一個獨特的群體。從這層意義來說,情緒是一種內在歷程的反映,而且能跟同類進行外在的溝通和交流。
因此,當我們說「我心情不好」,這個「心」其實不是來自心臟,而是來自大腦說了算的把戲。所有情緒,都源自大腦產生,也受大腦主宰。就演化的歷史來說,最先形成的大腦結構是邊緣系統,最後才是大腦新皮層。若以神經科學家保羅.麥克蘭(Paul MacLean)的三重腦理論假說,則是描述了人類的腦部其實是三位一體的腦,是由爬蟲類腦、古哺乳類腦和新哺乳類腦三個重要的腦組合連結在一起,共同合作而形成。
首先是腦幹,位於大腦中最深處的部分,主要負責人的維生功能,如呼吸、心跳、戰或逃反應的生存本能,這部分的腦是最古老的腦,在演化上,從古至今沒有太大的改變。因此有時也被形容為爬蟲類腦(reptilian brain)。第二部分的腦稱為緣腦(limbic brain),包括杏仁核、海馬迴、下視丘等,為處理情緒、記憶的中樞,因此也被稱為情緒腦或哺乳動物的腦。由於位在腦幹邊緣,有時也被稱為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第三個部分的腦稱為皮質(cortex),皮質是人類最後演化出來的部分,它像樹皮一樣層層疊疊包覆在大腦外面。皮質層負責高等的腦部功能,例如計畫、思考、語言功能都在這裡發生。
認識神經元
大腦由許多種細胞構成,包括神經元及神經膠質細胞。頭腦活動最主要的創造者是神經元,負責接收、分析、協調及傳遞訊息。
圖為神經元。源自http://www.brainlohas.org/wonderfulbrain/index.htm
- 樹突:由細胞體分枝而出,是神經元接收訊息的構造
- 細胞體:細胞體含有細胞核及主要的胞器
- 軸突末梢:與相鄰神經元相接的地方,會形成狹窄的突觸間隙
- 髓鞘:由神經膠質細胞圍繞形成的絕緣體,可增加神經傳導速率
- 軸突:將訊息傳離細胞體至適當的目標,例如:另一神經元、肌肉或腺體
至於神經元是如何溝通訊息的呢?
神經元是以電訊息及化學訊息溝通。當神經元接受到外界的刺激訊息或大腦下達的指令後,會產生稱為「動作電位」的神經衝動(電訊息)沿軸突前進,到達軸突末梢時會促使突觸小泡往細胞膜移動、打開,所釋出的神經介質(化學訊息)會擴散穿過狹窄的突觸間隙,到達相鄰樹突的受器,以激發其他神經元產生更多的神經衝動。在改變行為或情緒所需要的改造過程中,神經元是要角,腦的改變源自這最小單位。
大腦中的交響樂—認識神經傳導物質 ◎黃兀
為什麼飯後一根菸,快樂似神仙?為什麼助人為快樂之本?為什麼有人願意拋頭顱灑熱血,犧牲奉獻?為什麼談戀愛,會目睭糊到蜆仔肉?為什麼跑馬拉松會上癮?為什麼女人的淚水比男人多?為什麼男人的汗水用甩的?這些都跟腦神經傳導物質有關,都可以找到科學的依據。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各種行為,都與神經訊息的傳導息息相關,而神經傳導物質可看作是神經元的輸出工具。腦中常見的神經傳導質(neurotransmitters)介紹如下:
- 多巴胺(dopamine):多巴胺會隨年齡增長而下降,下降過度則會發生帕金森氏症。在大腦的獎賞和學習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 正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激發與賦予能量。
- 血清素 (serotonin):會沉澱愉悅感;主要負責調節心情、胃口和睡眠。讓人有自信心,增加他人認同和彼此的關係。
- 腦內啡(endophine):腦內自己生產類嗎啡的止痛劑。例如跑馬拉松者,經常在運動疼痛難耐後,產生很爽的感覺,即使隔天肌肉疼痛難受。
- γ胺基丁酸(G.A.B.A):抑制性神經傳遞物質,可抑制中樞神經系統過度興奮,對腦部具有安定作用,進而促進放鬆和消除神經緊張。
- 乙醯膽鹼(acetycholine):注意力與專注,也負責末梢神經系統的肌肉控制。
- 催產素(Oxytocin):增近人際關係、歸屬感、人情味、安全感。產婦生產時分泌會達到高峰;和他人交流肢體接觸,例如:擁抱、握手、按摩也會增加分泌;助人,花費時間與精力不求回報,也會增加分泌。
- 可體松(Cortisol):是人在危急時,為了保命,戰或逃。大量分泌到肌肉,準備應戰。但同時也會關閉其他暫時不需要的系統,例如:免疫、消化系統、降低催產素(oxytocin)分泌,進而使人變得較為自私。
- 褪黑激素(melatonin):褪黑素的分泌於晚間中段時間最多,然後在晚間後段時間較少、再隨時間逐漸減少至天明。是一種調節生物時鐘的激素。
心掉了~談失落情緒 ◎吳佳螢
人的一生中,總難免有各種大大小小不同失落的經驗:從不小心遺失了心愛的物品、落榜、失戀、失業、身體健康出狀況、寵物死亡至摯愛的親人死亡等等。失落反應出來的情緒會因事件大小而有不同,小的失落頂多失望、懊惱、困惑、傷心、生氣;大的失落則由開始的懷疑、否認,及至接受事實後的焦慮、哀傷、憤怒、沮喪、憂鬱…等等。
失落的定義
林綺雲等(2000)參考Lagrand(1986)對於失落的看法,將失落分為三類:分別為預期與非預期的失落、具體與象徵性的失落、初級失落與次級失落。
- 預期的失落及非預期的失落(expected versus unexpected loss) 預期的失落大部分是生命發展過程中的「自然轉變」,如:嬰兒斷奶、第一次離家上學、畢業、結婚、退休等。這種的失落是生命成長階段必經的過程,心裡已經做好準備所以衝擊比較小。意外失落則是突然的,在毫無防備之下發生,如:重大的財物遺失、因車禍失去身體某部位的功能,或者生下身心障礙的天使兒等。當意外失落的對象對個人非常看重且重要的,愈是影響個人的整體感和自尊,對個人造成的震撼或創傷較為劇烈。
- 具體的失落及象徵的失落(tangible versus symbolic loss) 具體的失落是指失去實際的財物、身體功能受損或失去朋友家人;象徵的失落則是指社會心裡層面的失落,如:離婚、被降職、落榜、個人名譽或自尊心受損等。一般人會比較忽略象徵的失落,所以不了解內在有悲傷的需求和需要。事實上,象徵的失落與具體的失落一樣,都會經歷悲傷的過程(Rando,1984)。通常實質的失落會引起象徵性的失落,例如截肢導致個人身體完整性象徵受到影響,女性乳癌患者切除手術而失去女性象徵意義,或因朋友相處問題而失去的人際關係;因考試失利而失去的自信心等。
- 最初的失落及次要失落(primary versus secondary loss) 最初的失落常會引起接續而來的次要失落,因而加重個人的失落反應,如:男女朋友分手時,不僅失去了彼此的友誼關係,也會連帶失去他們共同擁有的其他社交關係,失去某些團體的接納等。被公司解僱是最初的失落,緊接而來的是經濟來源的失去,和同事社交關係的失去,間接影響到成就感、自尊等內在心理的次要失落。又如:配偶死亡是最初的失落,接著而來的是失去親密伴侶的生活陪伴照顧,失去性生活、乃至失去部分的經濟來源等。有時候次要的失落所引起個人的痛苦往往比最初的失落來得大(Weenolsen,1988)。
從繪本,說失落故事
不如預期的失落在生活中大大小小都可能發生,在《媽媽爸爸不住一起了》繪本中,女孩喜歡和媽媽在一起,也喜歡和爸爸在一起,但是她不明白為什麼不能全家在一起⋯⋯;父母離異帶給孩子的失落是巨大的,該如何關照被迫提早成熟親職化兒童的內在情緒,是父母雙方極需關注的學習生命課題。另外《我和我的腳踏車》中男孩想要一台新腳踏車的渴望在最後沒有成真,如何轉換心中那個小小的失落,也是我們或陪伴孩子中需要學習的。
也說說我一位學生家長生命中重大的失落,是在孩子在出之後的隔天,發現孩子異常狀況,他和護士抱著插滿大小管和呼吸器的孩子緊急轉送大醫院,最後被告知是「透納氏症」,一種染色體異常的遺傳性疾病,常伴有腎臟及心臟的異常。非預期的失落讓學生家長一下子從天堂掉入死蔭的幽谷,在完全無法接受的情況下,造成身心狀態的失衡,家庭生活也受到極大的影響。
頻繁的手術所衍生的身心焦慮、折磨,加上孩子無法像正常的小朋友一樣成長,最初的失落伴隨著次要的失落,讓家長的心情和家人都受到極度的影響。我問他:「是什麼力量讓你撐了下來?」家長搖頭回著:「一位辦公室的大姐跟我說著,如果我垮了,家人也跟著都完了!」我回著:「我看到你的不容易,是什麼時候才讓你完全接納呢?」家長說:「我感謝孩子小學五年級的老師,老師把我的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在班上給女兒好多機會學習和正面肯定,而且老師是日復一日一整天的和這麼多學生相處,還這麼有耐心,我突然覺得別人都願意這樣照顧我特殊的孩子了,相處的時間比我們還長,而身為父母的怎能不全然接納自己的小孩呢!」
生命中的美麗與哀愁~當失落來臨時,如何面對、調適、轉換和昇華,挑戰著每個人的生命潛能。有人在失落的悲傷歷程中,重新建構自我生命的意義,找尋到生命的新方向;有人因為失落的悲傷,停佇在陰暗情緒中而不可自拔。因此,失落悲傷調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果此刻,我即將死去,那麼我最捨不下的是什麼呢?生命裡曾有過的失落悲傷,帶領我們探求了自我生命中的意義又是什麼呢?如同Viktor Frankl所說:「如果人生真的有意義,那麼受苦也必定有其意義。受苦就像命運和死亡一樣,是人生無法消除的一部分,沒有苦難和死亡,人生就不完整。」藝術治療的價值在於整合的過程,透過形式和內容,探索與整合潛意識、內在想法及外在行為,並藉由具體作品的產出,將作品中內含之悲傷情緒做進一步的轉化。
【繪本賞析~媽媽爸爸不住一起了】作者:Kathy Stinson 譯者:林真美 出版社:遠流
如果我有一根許願棒,我希望再讓全家住在一起,但爸媽都說那是不可能的事。媽媽和爸爸都說我帶給他們快樂,可是,我希望我能同時帶給他們快樂。我不明白,為什麼他們不能為彼此帶來快樂……
【繪本賞析~我和我的腳踏車】圖文:葉安德 出版社:和英
擁有一輛新腳踏車是男孩願望,當結果不如預期,他如何在希望與失望中,調整自己的心境~承認環境並不完美,依然肯定自我,面帶微笑。
【繪本賞析~記憶的項鍊】作者:伊芙.邦婷文/文,泰德.瑞德/圖 譯者:劉清彥 出版社:三之三
小女孩蘿拉在父親再婚後,拒絕接受新媽媽的關愛,甚至不願意瞭解她,將自己鎖在一條串連家族歷史和記憶的封閉項鍊中,靜默的旁觀爸爸和新媽媽的互動,雖然不時地為了爸爸和新媽媽之間的親密情感覺得受傷,但仍固執地用這條項鍊作為抗拒和表現敵意的武器。直到有一天,小花貓一爪扯斷了項鍊,打破原本封閉的狀態,開啟新的契機,迫使蘿拉必須走出自己的象牙塔,也讓新媽媽有參與建立關係的機會。~張湘君
兩歲生日的祝福:從一首美麗的小詩說起 ◎歐憶陵
兩周前幫兒子過兩歲生日,收到一張來自親人的生日賀卡,是這樣寫的: 如果你出生在十月你有滿天的星星做為禮物, ⋯⋯你有冷洌清新的秋日做為禮物; 當你在早晨外出時有覆上薄冰的美麗湖泊陪伴你, 唯一要小心的是新覆的薄冰也脆弱而危險。 ~小詩來自芬蘭童書“Uppo-Nalle”...
他山之石,生活美學的悸動
每次閱讀北歐四季透明筆記的部落格,心理總有滿滿的悸動和歡喜;一個台灣媳婦身處北歐芬蘭,不斷地用幸福的語彙詞藻澆灌日益茁壯的幼子,滋養自己的身心靈,也讓周圍的人看到幸福在綻放。美讓人身心寧靜詳和,充滿著感恩惜福並能珍惜當下;也唯有身心安寧才能感受美。祈願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朵朵美麗的花綻放並澆灌身邊的家人與朋友。
義大利精神病醫師法瓦(Giovanni Fava)提出的一個主張:「得到幸福還不夠,必須要記住自己的幸福。」所以他發展一「快感治療法」幫助人們培養與充分享受更多美好的感受。這方法是法瓦在治療逐漸痊癒得憂鬱症病患時發現,不承認自己幸福是一種壞習慣,而延緩他們痊癒的速度。他想出一個簡單的對策,就是請這些病人準備一本「幸福日記」詳細記錄生活裡的美好時刻和自己的感受。當他回想時,注意力就像一盞聚光燈,投射在一切讓自己愉快的事情上,然後將快樂瞬間白紙黑字寫下,所以腦子就沒有機會不去討論快樂這件事情。
現代神經學、古希臘羅馬哲學與佛學也一致指出:「幸福的感受並不出自偶然,而是來自正確的思想與行為。」腦的迴路,想在熟悉事物中得到新體驗,需要一點練習,可以用有意識的方式控制注意力鍛鍊感官;也可以將舊事物或熟悉事物中稍加改變,就可加深彼此的認識,這樣新的層次會不斷顯現,也會出現新的感受。生理、心理是互動的,我們的情緒和腦部分泌的激素彼此也會產生交互作用的。正向情緒可以讓腦子保持活力,當有足夠的血清素與多巴胺在腦中循環時,就比較容易開創新的連結。
一張卡片、一段旅行的刺激,牽動一連串記憶反應。舊物、舊時光經過歲月的淘洗,有著不一樣的體驗與感受。每個人都擁有獨特而珍貴的生命經驗,藉由重溫、重寫或改寫,藉此將生命中偏好的部份找回,讓每一段故事都有著不同的美好感受。
參考資料:
1.腦的美麗境界。網址:http://www.brainlohas.org/wonderfulbrain/index.htm
2.曹中瑋(2013)。當下,與情緒相遇。台北,張老師文化。
3.光寶文教基金會社區認輔雙週報,第138期(2018.05.25)。
4.林真美(譯)(1999)。媽媽爸爸不住一起了(原作者:Kathy Stinson)。遠流。
5.圖‧文/葉安德(2006)。我和我的腳踏車。和英。
6.圖‧文/伊芙‧邦婷(2002)。記憶的項鍊。三之三出版。
7.王柳婷(2013)。論失落經驗及個體之悲傷反應(一)。北護校訊電子期刊第148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