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此線上閱讀 *」
 

光寶文教基金會 第五屆暑期兒童夏令營
「2018 勇闖情緒島─腦的EQ美學奇幻之旅」-活動紀實

友善列印
 
【前言】
【活動內容介紹】
【結語:感恩與期盼】
 

前言

  小腦袋大學問:歡迎來到「腦的EQ美學奇幻之旅」◎吳銀玉(tipus)、吳佳螢│ 光寶文教基金會社區認輔總監、講師

  「大頭大頭下雨不愁,人家有傘,我有大頭。」常常帶著學生唸這首童詩和創作,有一次學生就問了我,老師:「頭大是不是真的比較聰明呢?」我回問孩子們:「那你們覺得呢?」有孩子說:「一定是啦!頭大可以裝很多東西耶!」有孩子說:「應該不一定啦!」也有孩子說:「我媽說,只要吃魚就會聰明。」想起孩子們的童言童語很可愛,然而我們頭上這顆小小腦袋瓜平均也不過約重1.3公斤,只佔人體重量的2%左右,但卻是一個非常活躍且重要的器官,差不多要消耗整個身體20%的能量。愛因斯坦是二十世紀公認的天才,過世後將大腦捐出來供做解剖研究,結果發現愛因斯坦的頭腦體積不但沒有一般人大,反而重量還足足少了平均值100多克。研究指出,愛因斯坦的前額葉皮質、體感皮質、運動皮質、頂葉皮質和枕葉等皮質,比同齡男人稍大。這些異於常人的皮質足以令人相信,愛因斯坦理解空間和數學的出眾能力不無關係(Eureka May 2012)。

  研究顯示大腦皮質運作的確可調節人的情緒感受,使其不必完全受制於外界情緒事件的衝擊。心理學家丹尼爾‧高曼,用大腦科學提出情緒商數(Emotional Quotient)證實情緒並非善變的心情,而是大腦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是智能的一部分,深刻影響學習、工作與人生。在美國,已經開始有許多小學在課堂中融入腦神經科學,由The Hawn Foundation所設計的一套融入大腦知識的Mind UP課程計畫,在一個介紹Mind UP的影片裡,學校老師說:「我們教孩子了解什麼是杏仁核與大腦前額葉,在我唸故事給孩子聽時,孩子會跟我說,這個故事裡的角色是在用『杏仁核』做決定,還是用『大腦前額葉』在做決定。」一位英國的臨床心理師Hazel Harrison博士寫道:「當孩子理解他們的大腦發生了什麼事情時,這可以成為改變的力量。」(留佩萱,2016)。

  光寶文教基金會辦理員工子女夏令營今年已邁入第五屆,連續三週辦理中和、內湖及新竹場次。課程中,我們將透過簡單的遊戲、練習及多媒材藝術呈現,從中理解大腦的構造,進而學習辨識自己的情緒,適切表達自己的情緒,更進一步管理自己的情緒,藉此提昇自我察覺,自我照顧的能力。此外,我們也讓孩子認識「腸是第二個大腦」的概念。當食物進入腸胃,是如何影響大腦,以及如何吃對的食物,使身心靈更加健康,課程中我們融合食育,傳遞正確的飲食觀念。期待在情緒島的「腦的EQ美學奇幻之旅」,能夠給孩子及您有更不同以往的感受及收穫。

活動內容介紹

(一)相見歡:我的心情臉譜 ◎光寶文教基金會實習生/吳家蓉(師大人發)

  情緒影響著我們的行為,在生活之中,可能會因為得到他人幫助而感到開心、幸福,可能會因為做事沒有達到自己的要求而感到生氣、煩悶,但我們必須要先去發現自己當下的情緒為何?營隊開始,孩子們可以先透過54種情緒圖卡,選出自己當下的心情,從中了解進來營隊報到後,當下的心情。用心感受自己,再參考心情語彙卡寫出符合圖卡的心情語彙,了解自己也認識他人;藉由活動促進團體的熟悉與關係的破冰,增進團體動力。

  接下來是:「團體賓果相見歡」,邀請孩子在名片卡上畫臉譜跟寫下名字,隊輔協助將寫好的名片卡投入抽獎箱,再翻到手冊的賓果單,在任意一格內寫上自己的名字與名片卡上的情緒語彙,帶領人示範小組自我介紹方式。然後回到座位,由帶領人抽名字,抽到的人站起來再說一次自己的姓名、學校、年級、跟心情。所有學員都自我介紹完畢,學員應都完成八條線,相見歡活動進入高潮迭起的團體破冰氛圍;進而慢慢進入大腦情緒的世界,開啟大腦EQ美學的奇幻之旅!

 

 

(二)遊戲不只是遊戲 ◎光寶文教基金會實習生/林欣恬(輔大兒家)

  我們的大腦每天都在做什麼呢?人們能夠用語言傳達思想並付諸行動,還擁有情緒、思考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智能活動主要是仰賴大腦皮質的運作,在這次營隊中,我們透過有趣的遊戲讓孩子跳脫知識上的理解,除了讓他們熟悉大腦的構造之外,進而學習管理自己的情緒。

 ●大腦皮質配對遊戲

  這個活動是將四組腦葉列表貼在在白板,並將功能字卡置於板擦溝,各小組成員依序出列,拿取最上方的功能字卡,放在相應的腦區,完成後換一位組員。時間內正確率最高小隊獲勝。活動過程中可以看見孩子們投入的熱烈,譬如孩子會激動的表達;「我貼對了!」、「那個不是貼額葉啦!」孩子在遊戲中一起腦力激盪著,在理解大腦皮質的基本功能後,以接力競賽的方式將大腦皮質的功能做配對,從抽取圖卡到貼上的過程中,經歷思考、判斷、決策過程,最後透過檢視答案來確認自己是否充分理解腦葉的功能,孩子學習到整理訊息以及處理判斷的能力,適時發現自己的錯誤並改正,以及與他人合作的團隊精神。

 

 

 ●跳房子遊戲

  
傳統的古早遊戲成了大腦開發的最佳運動,在每一次的投擲與跳躍、懊惱與讚嘆中,都需要大腦各個區域同時發揮功能,彼此合作無間,孩子在共享樂趣的同時也考驗身體的協調與平衡,藉此增進感覺統合能力,放鬆身心,從中累積自信心和成就感,促進孩子與他人遊戲互動的能力,過程中不斷體驗到修正錯誤、累積失敗經驗和忍受挫折等寶貴的學習歷程,孕育往後所需的人格特質及態度,整體而言,遊戲行為的本身不只是一種學習,也能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三位一體腦假說活動體驗和表達性藝術 ◎光寶文教基金會實習生/蘇祐萱(慈濟兒家)

  情緒為什麼那麼容易就跑出來了呢!情緒是為了保護主人,這是人類生存進化的本能。這個活動是根據美國腦科學家保羅.馬克林(Paul D. MacLean)於1990年曾出版《演化之三重腦》(The Triune Brain in Evolution)所設計的活動。孩子們透過四種動物第一種是魚類;第二種是爬蟲類─蛇;第三種高等一些哺乳類─猩猩;第四種為萬物之靈─人;兩兩一組猜拳,贏的進化就變下一種動物;輸的就退化,只能找一樣的動物猜拳。如果進化成「人」恭喜你完成遊戲。在遊戲中孩子都很興奮且投入於與相同動物者的猜拳,遊戲除了讓孩子進一步認識演化,也使孩子產生美好快樂的感受,對他們的發展是重要且有幫助的。接著讓孩子製作三位一體腦假說手作,用剪貼的方式製作爬蟲類腦、古哺乳類腦、新哺乳類腦,象徵人類腦部的時代演進,並提醒孩子每一個階段發展是同時存在我們現今的大腦中,共同維持基本生命功能。

 

 

(三)心情天氣圖&情緒小詩 ◎光寶文教基金會實習生/黃佳平(輔大兒家)

  這個活動是以繪本《山田家的氣象報告》為媒材,先與孩子共讀繪本,觀察繪本內容:「為什麼尿床是淹水?為什麼媽媽生氣是打雷?」進而理解事件內容與氣象的關係。再透過情緒天氣圖學習單,讓孩子思考,生氣的時候,難過的時候,沮喪的時候,開心的時候,期待的時候,會是什麼事情?又會是怎樣的天氣呢?寫下符合心情的事件,並畫出天氣圖,讓孩子學習能將生活經驗與情緒連結,並激發想像力創作自己獨特的心情天氣圖。

 

 

  「情緒像是電視頻道,每一台都有不同的呈現方式。情緒像調味料,有酸甜苦辣,開心就甜甜的。情緒像溫度,難過的時候很冷。情緒像看電影,害怕就像看鬼片。情緒像色彩,色彩深的是生氣,亮的色彩是開心。情緒就像一陣風,來無影去無蹤。」情緒可以有很多比喻,呈現的方式不同,感覺也不同,形容就更不一樣了,因此透過情緒詩創作,讓孩子學習創作自己的情緒詩,形容出自己的心情狀態,且能透過欣賞別人的作品,看見每個人對情緒解讀的不同。

 

 

(四)邊緣系統遊戲與手作 ◎光寶文教基金會實習生/鄭捷元、吳怡霆(師大人發)

  究竟「邊緣系統」與大腦有什麼關係呢?是不是因為叫「邊緣系統」就沒那麼重要?當然不是!透過影片介紹邊緣系統中非常重要的五個部位,分別是:海馬迴─負責記憶與學習;杏仁核─掌管情緒相關經驗;視丘─處理大腦皮質訊息的傳遞;下視丘─自律神經的管制中樞;扣帶迴─輔佐大腦皮質的訊息處理。認識完邊緣系統後,孩子可以在「邊緣系統選邊站」的遊戲中扮演邊緣系統的其中一個角色,透過對於生活事件的判斷,了解日常發生的反應是哪些邊緣系統在運作。最後,透過輕質土手做的方式,讓孩子能用輕質土為自己的邊緣系統透明片填上色彩,體驗平時少有的觸感及視覺刺激,不僅更加了解邊緣系統的功能與位置,同時也做出獨一無二的成品,創造美學的新體驗。

 


 ●輕質土捏塑
  孩子用輕質土在邊緣系統透明片捏塑上色,在五感刺激過程中,透過剪貼編排,不僅更加了解邊緣系統的功能與位置,同時也創造美學的新體驗。

 



 ●紙陀螺與行動輪盤轉一轉  ◎光寶文教基金會實習生/吳怡霆(師大人發)

  你,被杏仁核綁架了嗎?所謂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了解情緒的源頭杏仁核,才知道如何不被情緒左右。這次在夏令營,我們介紹了情緒的兩條路徑:一是直接到杏仁核做出反應,二是會先傳到額葉進行思考後做出相對應的反應,兩種路徑各有適合運用的情況,同時我們也知道,情緒,是可以透過額葉先行把關才表現出來的呢!
除了認識情緒的反應路徑,也需要知道當情緒來臨時,應當如何因應,透過情境舉例,讓孩子試著思考遇到相似的負面情緒時,可以透過哪些方式來面對,「和朋友聊聊、到戶外走走、玩電動轉移注意力…。」還有很特別的是有孩子說可以『寫詩』,十分文藝!

  在每個孩子的行動輪盤上,寫下了面對負面情緒自己會採用的行動方式,因為情緒是個人的,行動也會依照個人的習慣,實行的可能性而有所不同,激盪提出許多好點子後,每個孩子再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創作獨特的行動輪盤。最後,搭配色紙折的陀螺,在小組內轉動陀螺分享自己因應的專屬行動。

(五)情緒照顧大富翁 ◎光寶文教基金會實習生/吳怡霆(師大人發)

  「耶!我抽到知識卡了。」、「這個表情…我真的要做嗎?」孩子的笑語此起彼落,整間教室充滿大大小小的驚呼聲,這是本次學員喜愛排行榜的top1,透過大富翁的遊戲方式,讓原本課堂上平淡的大腦知識,瞬間都活了起來。
情緒照顧大富翁,將大腦皮質、邊緣系統的所學融入其中,讓孩子在遊戲的過程,也再次複習了四個腦葉的功能、邊緣系統的運用以及情緒的因應方式,而且當孩子走到情緒臉譜的時候,需要做出一樣的表情,再說出事件。

  特別的是,許多的孩子難過與緊張的情緒幾乎都是來自於「考試考不好,被爸爸媽媽罵,很難過、考試快到了,很緊張。」可以發現課業不論什麼年代,仍是孩子的壓力來源,不過,聽到孩子在行動密碼的回答,相信他們也學會因應這些壓力與情緒的新方法了。

 

 

(六)好好餵養腸—食育大富翁&消化卡不卡 ◎光寶文教基金會實習生/阮媛翎(師大人發)

  除了頭殼內的大腦之外,我們還有一個常常被忽略的腹腦—腸,透過影片「你有第二個大腦」以及去年實習生所做的繪本讓孩子們初步認識腸腦的重要性,除了消化及吸收,腸子也影響著我們的情緒、慾望與心理。基本的認識之後,接著以遊戲的方式幫助孩子們加深印象。第一個遊戲「食育大富翁」將各大類食物的消化時間融入遊戲中,間接讓孩子認知各類食物的營養價值,並延續到「消化卡不卡」中,以小組競賽的方式更近一步加強記憶。

 

 

(七)專注練習的手腦操練  ◎光寶文教基金會實習生/吳家蓉(師大人發)

 ●叫色作業
 
  「紅、黃、白、藍…啊!黑…」國字白(黑底紅字)、國字綠(橘底黃字)…我們的判斷與認知反應,都與我們的大腦有關,叫色作業的遊戲訓練著孩子們的專注力與反應速度,我們很容易被以往的學習經驗與印象,框架住我們所看的事物所反應的認知。藉由遊戲,孩子們可以了解到我們的反應與腦神經迴路的慣性、額葉、頂葉和扣帶迴有關,也可以藉由後天訓練,讓自己的反應越來越快速,讓自己更需要去判斷自己所看,別被大腦欺騙了!看到孩子們認真的跟著活動帶領者轉換大聲讀出來,深度的感受到腦神經迴路的慣性的妙趣。

 ●手腦操練:手指操

  一個活動即使再專注,也會有專注力下降的時候,透過有趣活潑的小活動,不僅讓孩子們轉換一下心情,也能訓練到自己的腦。手指操藉由不同動作的順序變化,刺激到我們的大腦,提高腦部功能,活化額葉與顳葉,更能抓住孩子們的注意力。
手指運動的腦部運動區,經生理學實驗證明,範圍非常廣泛。手指操在光學繪圖的實驗中得知,超乎預期地可以大範圍運用腦部,訓練手眼協調,提高腦部功能。連阿茲海默症病人,最常發生病變的額葉、顳葉,活化效果也非常顯著。日本京都大學名譽教授久保田競指出活動手,不但能使手指變靈活,也能刺激腦部、提高腦部功能。

  在現今物質豐富、人手一支手機的世代下,如何彌補生活中較少的手作經驗、只特定使用某幾隻手指在滑手機的人們,在忙碌之中也能抽空幾分鐘活化自己的大腦!

 

 

結語:感恩與期盼 ◎光寶文教基金會實習生/吳家蓉(師大人發)

  勇闖情緒島─腦的EQ美學奇幻之旅,認識大腦外更期盼孩子們多認識自己,從「心」出發,從覺察自己到學習如何自我調節情緒,辨識自己的情緒,讓自己成為情緒的主人不被負面情緒所主導,營造健康幸福的人際交往!透過營隊中的多元手作活動,訓練孩子們肌肉感官協調外,更期盼孩子們都能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執行能力,順利迎接未來的每一件事物!培養每一位腦科學小天使,讓更多人認識自己,營造幸福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