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此線上閱讀 *」
  「做自己的好父母」~親職的幸福拼圖 
第六堂課 溫柔的力量:探討心中的渴望與實現
友善列印
 
【單元目標】
【從生活中看見渴望】
【成為自己想成為的樣子】
【遇見「寶渴夢」的行動意識與重寫對話】
【在繪本中與敘事相遇《曬衣服》中─看見渴望的點燃,用prefer生活】
【參考書目】
【講座訊息】
 

【單元目標】

◎透過繪本探討心中渴望。
◎重寫自我意識的內在聲音。
◎練習敘事書寫,找回渴望的勇氣與力量。

從生活中看見渴望 ◎Rose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說:「當你真心渴望追求某種事物的話,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你完成。」我相信自己是有力量了,勇敢地跨出腳步,努力的完成自己的渴望與夢想,我就可以遇見美好的自己…。

不可能的任務

  馬斯洛五大需求理論包括:心理、安全、社會、尊重及自我實現需求,人們通常由外而內做需求的探索,一路走來我好像也看到自己一步步的走向馬斯洛的五大需求。尤其是在最高層次的需求理論~自我實現方面,我走了一條自己想都没想過的道路,那就是讀研究所。會去讀研究所起因是,孩子小時需要陪伴的狀況之下,我到學校做故事媽媽的服務,在服務同時內在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愉悅,探索之下我發覺我得到了五大需求中的尊重的需求(自尊)。這樣的動力讓我持續在校園中服務,服務的過程之中因緣際會與光寶文教基金會合作在校園中開啟小團輔服務,一路走到目前認輔講師的位置。在學習服務過程之中因銀玉老師的要求開啟了我走一趟不可能的任務,去師大讀研究所。

一個夢想一份渴望

  在每個人的心總有些夢想有些渴望,那就是馬斯洛所謂的自我實現需求。在銀玉老師的要求之下我踏入了人生另一個階段,重拾書本踏入校園去實踐人生四十後重設的新目標。這是一個夢想一份渴望,當我定了這個目標,就勇往直前,在四十五歲那一年拿到了我的畢業證書,如同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說:「當你真心渴望追求某種事物的話,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你完成。」過程之中一度想放棄寫論文,但想到為人父母這個角色的重要,不隨意放棄,只因教育就在生活裡。就在這時牧羊人的話起了作用,因為我想要的全宇宙都會幫我完成,在這樣的信念之下終於通過了「火杯的考驗」,拿到我的畢業證書。為了子女也為自己完成想都没想到的夢想。

看見珍貴的自己

  故事寫到這裡讓我想起哇卡裡的意義卡1:如果有一天你走過了這個挑戰,要寫下,面對挑戰的重要字句放到錦囊裡留給後輩當禮物,你會寫下那三個重要的句子?我想我會寫下的第一句是「做就對了」,凡是你想的都去做,如果只停留在想那永遠只是想,但去做了就會有不同的結果。第二句是「別輕易放棄」,遇上任何困難別輕易放棄,堅持到底一定會找到解決的方式。第三句「要勇敢」,夢想與渴望的達成都是因為勇敢追求而來的。

  透過書寫的整理我終於理解自己為何在為人妻為人母後才這麼努力的在自己身上下功夫,只因為要用身教來教育子女,而不是用啐啐念來教育。這是近幾年我對自己最大的渴望我做到了,如同珍貴5:這個故事不管最後結果如何,你會說自己最讚,最不簡單的地方在哪?我想自己讚的地方是完成不可能的任務,最不簡單的地方是做了一個想都没想過的夢並且完成它。

成為自己想成為的樣子 ◎黃莉蓉

50歲的體悟

  我心中的渴望是什麼?年過50歲了,心中有些領悟,有些曾經心中深深的渴望,隨著歲月的流逝,慢慢地在心中已經不再佔重要的地位了,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一切隨緣,我是接納現狀,輕鬆自在;有些渴望隨歲月的增長,越來越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需要努力有行動仍然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活出自己我想要的人生樣貌。

轉念後的踏實感

  關於金錢、物質。隨著歲月的流逝,慢慢覺得外在的東西沒有想像中那麼的重要或需要了,心念一轉,整個人也跟著輕鬆起來了。金錢,以往在我的生活中,我常常覺得不夠用,以為自己在過捉襟見肘的日子,深深的想一想,事實上是自己的虛榮心作祟,無意識的跟別人比較,總覺得自己比不上別人,又想跟別人過一樣的生活,因此就覺得自己很匱乏了。慢慢地體會到,自己過自己的生活,不去比較,了解自己的狀況,接納自己的樣子。有多少錢就用多少,心念一轉,人就輕鬆不少。對於小孩子的教育,明白的告訴他們真實情況,孩子們都可以體諒父母的。真的,沒有自己想的那麼糟糕的,踏實地過生活真的很好。

渴望是人類共同的需求

  關於內在的渴望。在薩提爾的冰山理論,用冰山隱喻一個人的自我內外的狀態,我們看到一個人外在的樣貌或行為,只是一個人整體的一小部分,如同露出水面的10%冰山一樣;而一個人更大一部分的是冰山的底下不為人所見,卻藏在更深層次的內在世界,恰如冰山底下的90%,這90%就是人生命中的渴望、期待、觀點和感受,是一個人很重要的部分,攸關著一個人的圓滿幸福與否。在冰山底下其中有一項是:渴望,人們渴望被愛、被接納、活得有意義與自由的。每個人都需要被愛、被接納,這樣的渴望是人類共有的需求。一個BABY一出生,沒有能力自己生存長大,必須靠父母親的照顧才得以長大成人,小孩子的成長,除了需要身體的餵養長大,心裡也需要父母的愛、關心、陪伴,才可以身心健康的長大,能在父母或有重要他人的陪伴,健健康康的長大,是很幸福的事情,真的值得感恩的。奈何,在生活中,很多人是得不到了這個渴望,缺愛的人就像缺水分而枯委的花兒一樣。

學習自我悅納

  我的成長歷程是如何呢? 我當了父母之後有機會經過學習,探索自己的生命。才知道自己的真實狀況。在沒有學習之前,我常以為自己是很幸福的,因為我從一個較貧窮的家庭過繼給生活較富裕的舅舅家當養女,物質生活是無慮,從小是奶奶照顧長大的,我也覺得很好。但是心中總有一種失落的感覺,失落了什麼,我也不是很清楚,總覺得跟父母的關係有一道無形的牆隔著,想跟他們親親我我,想跟他們無話不說,想跟父母有親密的感覺,卻一直感受不到,也做不到。心中有種疏離感,我不喜歡這種感覺,透過學習自己也慢慢地釐清自己的內在狀況。透過自我探索,知道自己心中的疏離感,還好我在學習的路上,知道改變權掌握在我手中,我願意多一點的主動,有時候心中會多慮與裹足不前的懦弱,我也接納自己現在的樣子。曾經我以為命運是會遺傳的,我跟自己的小孩有可能也會很疏離的,這樣錯誤的信念,說來真得好笑,幸好我們這一代是幸運的,或著說是我是幸運的人,這個時代是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只要你願意學習,願意跨出腳步,有很多的學習機會,我也因此有機會學習,探索自己,接觸到好的生命學習,人是情感的動物,透過互動表達,人的感情是會流動,交流的。我漸漸地翻轉自己的生命樣貌。

大聲的說出自己的夢想

  關於夢想。我50歲還可以有夢想嗎?當然可以。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說:「當你真心渴望追求某種事物,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你完成。」50歲年紀真的不是限制、阻礙。台灣有個趙慕鶴先生今年已經106歲的他,現在還在清華大學攻讀博士班,在他超過一百年的歲月裡,趙爺爺卻是越老越活出了不凡與精采;他75歲當背包客獨遊歐洲,88歲上大學,93歲當志工,98歲拿到碩士學位,100歲開始學電腦,年齡從不是趙爺爺的障礙。真的令人佩服,他們可以我們也一定可以的。靜思語:有願就有力,有夢想就大聲的說出來吧!,大聲的說出來,可以幫助更容易達成,大聲的說出來,我們才不會怠惰自己。

  我的夢想是什麼?現在我的夢想,希望自己每天可以過得很充實,我計劃我每天讀英文至少半小時,如果有機會可以用到英文(不管是國內或國外),那是很棒的感覺;我計畫每周都要閱讀一些心靈成長的書或影片,讓自己心是清明的,更明白人生的意義,活得更輕鬆自在。每周要運動,控制飲食的計畫,要活得健健康康的。至於很多人希望的旅遊、學位、賺錢,對我來說,慾望沒有很高,有機會一定把握,但都不是很重要了。

  如何達到這個夢想,一定要大聲的說出來,以示對自己的宣示與承諾,還要找方法的,我的方法是紀錄,我做到就記載月曆或筆記本上。每天做就成習慣了,天天做,聚沙成塔,滴水穿石。找到方法,我們就更容易達到我們的目標與夢想了。套一句網路看到的話語;做你想做的事,成為你想成為地人。對一個人來說如果做到了,那真的是很美好的。


遇見「寶渴夢」的行動意識與重寫對話 ◎趙凡誼

  「寶可夢」在眾人的心裡發夯,而我的心底也有數個「寶渴夢」。當我在思考「溫柔的力量─心中的渴望與實現」這個主題時,我的思緒便在志願性的夢想與內在深層的想要之間游移。渴望可以說是夢想的深化,是一種強烈的想要。在過往每個成長階段,我也曾有過許多來來去去的夢想,幾個不輕易退堂的夢想,常常生成了我堅定的渴望。

成長路上的渴望

  14歲國二時的我,那個在青春期莫名抑鬱的我,渴望逃脫桎梏釋放真我。告訴自己一定要找到拆解盔甲的密碼,我明白那始終是我深層的渴望,只是沒有人知道。

  18歲高三時的我,渴望就讀大眾傳播科系,未來當記者、廣播員。於是,我尋求爺爺的支持,父親同意我捨棄夜大中文系,就讀三專編採科。

  20歲專一時的我,渴望找到相知相惜有擔當的男友,一路走下去共組家庭,卻在失戀中,探見也反省自己的虧欠。
  30歲上班時的我,渴望婚姻走出陰霾,在書中試圖找到彼此幸福的解方,始終很努力。
  40歲當講師的我,渴望考上研究所,在自我懷疑與認真努力的拉扯中,實現蘊藏已久的夢想。
  43歲碩二時的我,渴望先生受浸歸主在耶穌的愛中扶持成長,在經歷與信心中禱告,實現我的渴望。

  近48歲此刻的我,有幾個深層的渴望,包括出版、提升講師專業素質,而其中,我將「成為帥氣、自在做自己、和諧圓熟卻不委屈的媽媽」這一項排序第一位,因為,這是兩個女兒現階段帶給我的挑戰,讓我得以有在母職角色中自我解構與再建構的機會。

敘事中有個「重寫對話」的技巧,每條故事線都可以「旅程」來做為隱喻,每段新旅程都會受過去旅程的牽引,尤其是踏上新旅程的第一印象,然而在敘事對話中,不管新的旅程拖著多少過去的影子,在重建的路程中,都仍會產出新的生命故事。Bruner(1986)也提到,敘事導向的結論是重新建構不同面向的觀點,讓每個獨特的生命經驗更易被理解。

檢核自我產出行動意識

  我的兩個女兒,一個即將升大三、一個升國二,分處兩個不同生命發展階段的她們,最近常帶給我這個媽媽一些新鮮的挑戰,經歷不同以往的感受,鍛鍊已久的EQ也頻頻破功。大抵就是品德習慣、學習態度與應對禮貌之類的問題,挑戰著我根深蒂固不想棄守的倫理界限,讓我受挫連連,因而對自我有了新的反思、調整的動力,因而生成新的渴望。

  面對我的渴望,以重寫對話的敘事概念來看,不管是內在的陰暗阻礙或是我已具存的正向能量,在敘事中都是「自我認同意識」的一環,麥克‧懷特指出:「認同意識是由行動中的所知、所思或感覺,或是無知,無意識或無感所組成」。正與負的想法常常都是並存於腦袋中的,孰強孰弱,有時會因心情與環境而定,更關鍵的決定因素卻是須透過學習位移觀點來改變。若正向的自我認同意識強過於陰暗意識,則較容易發現支線故事,成為開展下一步行動意識打造行動藍圖(註1)的助力。

先行動再思考轉向尋亮光

  以我渴望想成為「帥氣、自在做自己、建構和諧卻不委屈的媽媽」為例,我之所以還未做到,是因為內心存在著一些阻礙,包括放不下主流觀中身為母親該有的責任感、因襲原生家庭的教育,非常介意女兒的與我對話時的不禮貌,頻頻踩到我的倫理地雷,以及擔心我果貞率性而為,而攪亂了家庭平靜的池水,先生不認同或適應不良下,我成了家庭的肇事者。雖然,以上都是我的在地聲音,也帶來一些拉扯的力道,但不諱言的,這幾年的認輔學習與信仰的浸潤,都讓我能更快的發現光點,找到屬於自己的支線力量,讓陰暗思考的力度不再起那麼大的作用;因此,我不需用力去消滅陰暗,只需轉個方向尋找亮光,就有披荊斬棘的動能。

  對映我的負向念頭,我發現我擁有愈來愈敢表達真實感受的勇氣、也清楚明瞭自己身為母親的界線,卻是更有彈性的。而這些檢視,都幫助我強化了一些實現渴望的行動意識,也就是面對女兒和他人,只要做不到的、不想做的就溫和堅定且勇敢地說「NO」;心裡若興起想做、想去的念頭,就去做,「先行動再思考」,對我也是一種破除框架的訓練,值得去試。

自我渴望的檢視與行動

在繪本中與敘事相遇
《曬衣服》中─看見渴望的點燃,用prefer生活 
◎游靜如

• 作者: 安石榴
• 繪者:二犬
• 出版社:巴巴文化

  《曬衣服》一條曬衣線,有著兩條故事線,繪本裡的每個跨頁都有上下兩個人同時說故事,一個是作者,一個是小天使,他們對被大風吹走的紅衣服、洋娃娃和小恐龍一路走來的遭遇,持有不同的感受和看法,這是敘事所說的「在地性」,沒有對錯。整個故事發展始於那陣狂風……,你所看的、所感受的,決定了你想說故
事的方向。生命的故事可以是積財,也可以是負債,就看你怎麼看故事和想說怎樣的故事?
躲藏的隱喻和渴望

  如果把這場狂風,隱喻為生命裡突來的風暴,當生命被吹離原來的位置,你是用什麼眼光來看待這場風暴、看待自己?又是用什麼樣的姿態來面對呢?在漫漫的旅程,這三個被風吹落的小東西(紅衣服、洋娃娃、小恐龍),被渴望的能量引領著,它們各自帶著不同的渴望,欣然迎向一場未知、漂流、尋找並滿足渴望的旅程。就如黃錦敦所說:「渴望像是放在心中的火種,只要點燃,就能升起一堆營火,照亮一處光明。」特別是小恐龍,當夥伴找到渴望的安頓之處,即使這一路上他一直不被看見,甚至到故事最後仍未找到渴望,他仍然一步一步、踏實地邁向前去。

搭上敘事的生命車站

  一直以來,我自以為很獨立,極少需要人的關愛也能活得自在,在一次敘事課程中,說著與爸爸關係的回憶裡,在說著平凡的故事間,卻發覺一股內在的渴望:希望自己是被父親了解、認識、互動……。當下赫然發現其實我對父親的愛有很深的渴望,小時候感受不到父愛,長大了也說不出來,渴望就這樣藏在內心深處。其實渴望一直都在,渴望是屬於自己的聲音。

  我有時懷疑,爸爸是否愛過我?這樣的想法存放許久。但是在那次的分享中,我憶起爸爸讓我去學舞蹈、買了鋼琴,還讓我去學琴,雖然他沒有認真的跟我談過什麼話,但是他用行動表達了他的支持,我才感覺到他是盡他所能給的給了我,這才恍然明白,這就是他愛的表達……。

  於是面對心中的渴望,和現實中疏離的父女關係,我捫心自問:「哪一種關係是我未來prefer想要的?」透過述說、回想,漸漸能體會到爸爸生存的年代,他能為家庭經濟努力付出,使家人溫飽就是他最大的責任,其餘的對他真的都是次要的,我實在不能再苛責他什麼了!當我為渴望的重現,踏出方向努力、做出選擇,也看見改變,我的心亮了。
用哇卡的一句問話來自問自答:「到目前為止,關於渴望這件事,你最滿意自己做了什麼?」我想我會說,我很高興自己能察覺到自己的內在渴望,也因著這渴望在心中的點燃,我願意做出一些改變。更滿意自己能在爸爸晚年的需要付上一點點心力,讓我在爸爸過世七年後的今日,對於父女地上的關係能有一個好的endding而寬心,沒有太大的遺憾。

●哇卡提問練習:

說說自己最重要的一個渴望,它所代表的姿態與價值是什麼?

  1. 說說這個渴望,在你心裡真正在乎的是什麼?
  2. 在渴望的故事裡,你最想讓別人了解丶知道的是什麼?
  3. 到目前為止,關於渴望這件事,你最滿意自己做了些什麼?
  4. 為了這個渴望,你曾做了哪些事,給自己帶來更多的平靜?
  5. 如果這個渴望的實現像一座山,你會喜歡自己用什麼姿態來越過它,現在你位於山的哪一個位置?
  6. 不管最後結果如何,對於這個渴望,你會說自己最讃丶最不簡單的地方在哪裡?

寫在最後

  真實的面對自己是很不容易的,尤其又要在其他人的面前分享自己的渴望、自己的夢想;而你們分享了,恭喜你們又往前踏進一步了。當我們越開放我們自己,我們的心理是越健康越快樂的,當我們把自己的渴望夢想說出來,我們就越有力量去完成。

  故事說到這裡,對於今天的渴望、夢想……,你對自己有什麼新的發現?

參考書目

黃錦墩(2104)。生命才是值得去的地方。台北:張老師
周惠玲譯(1997)。原著:Paulo Coelho。《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台北:時報出版。
黃孟嬌譯(2016)。原著:Michael White《敍事治療的工作地圖》。台北:張老師文化。
《親職卡:親職澄清對話媒材》。看見光亮心理諮商所。
《生命故事卡:哇卡2創意問句版》。健康卡片發明家有限公司。

講座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