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此線上閱讀 *」
  光寶社區認輔父母學學程 『歲時‧台灣」敘事在家庭經營和助人工作的應用』
友善列印
  第八堂課 感恩春夏~獨特的節氣故事
 
【單元目標】
【手製穀雨茶】
【好書閱讀】
 

【單元目標】

◎課程回顧檢視與分享對話。
◎藉由節氣故事的敘說體悟人生哲理。
◎反思生命階段的意義與方向。

凝視美好─感謝共學的這些人這些事 ◎趙凡誼

  「歲時‧台灣」的八堂家庭經營敘事課程已到尾聲,最後的這堂「感恩春夏」恰恰適逢5月母親節,感恩的氣息自然更顯芬芳。

   從三月到五月份八堂課走下來,與五十多位父母相處共學,每一個步履每一片風景,都值得回味與感謝。也因著團隊、個人的差異及獨特性,造就了不同的文化氛圍,關於動力經營、成員互動、溝通表達、服務學習、家庭偶發狀況……各有其境,我在其中和緩的感受團體生態微妙的脈動,也見證著「因為差異,我們有了遠方」。真的,人在差異中的成長其實是更大的,也才因此有機緣接觸到與自己差異甚大的人,有機會讓自己瞭解不同的事物,拓展自己的觀點和視野,因而能鍛鍊出更大的彈性與心懷,順勢,就接收了反思激盪的力量,轉個彎,就踏上了支線故事的路徑,讓人得以凝視更多的美好。

大地節氣與生命律動相應和

  我喜歡這次融和了節氣生息的敘事課程,從關注脈絡、欣賞獨特、接受差異、聆聽在地性聲音的敘事特質與實踐中,節氣的流轉就不再單單只是農民曆上的農耕參考依據,而是讓人更能感知、更加貼近土地與生活的自然韻律,就像是個「節拍器」,在每一餐飯食、每個天候、每個體感溫度、每個花海景緻、每個慶典儀式……的變換間,不搶拍、不違和的讓人能在四季中享受上天帶來的豐美恩賜。

  從一年初始的「立春」,喚來了仍顯寒涼的「雨水」,雷聲乍動萬物萌發的「驚蟄」,迎來了播種的「春分」,朗朗天地追思的「清明」,就此敲奏「穀雨」這春天最後的心跳,雨生五穀開啟了夏天的來到;萬物向榮沁汗耕耘的「立夏」,則銜接了有梅雨作陪種植花木皆成寶的「小滿」,等待「芒種」收割穀物之際又不待閒的忙種起來,待日長夜短的「夏至」降臨,奧熱的天氣自此蔓延,一日熱三分的「小暑」,如銀的雨水解了大地的乾渴,雨如金的「大暑」,便以飆升的熱力迎接秋收的到來,是個敬天謝地的感恩節期。

  聖經傳道書(三1-8)提到:「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尋找有時,失落有時;保守有時,捨棄有時;撕裂有時,縫補有時;靜默有時,言語有時;喜愛有時,恨惡有時;爭戰有時,和好有時。」我在共學旅程中,感受著天地萬物、四時節氣的既有定律,其實是相應著每個人的生命律動,節氣的內涵隱喻著每個生命故事的底蘊,因此,有幸透過體驗創作、口說分享和詩文書寫,聆聽也觀看了許多夥伴在敘事的眼光中,回到prefer寫出了自己的支線故事,長出了一點力量,於是在生活經營、實踐態度、助人工作與內在探索上都有了一些不同的風景──

八朵花後 ◎還真

  在一個安靜的咖啡店裏,友人教著如何摺八瓣花,面對這複雜的過程,心情是複雜的,情感是興奮的,但雙手卻不聽使喚,笨手笨腳的念頭又在腦海中響起了,這可以應用在課堂嗎?我都七零八落了,如何教別人呢?心情忐忑不安,欲迎還拒,硬了頭皮做下去吧?

  成果是還蠻像一朵花的,雖然被我反覆的摺疊,已經有些破損了,卻比那精緻的圖片,多了些真實感。突然想起這不就是生活嗎?初為護理人員、初為人師、初為人妻,初為人母,幸福的甜蜜感,卻有著現實生活交織的忙亂與不安,反覆的生活中,有了差錯,不能用橡皮擦擦了就看不見,那些破損依舊,但不礙繼續往前的決心,如今回頭再望,生命中的點點滴滴就如同花朵中的那些縐摺與破洞,雖不完美,卻是真實而感人。

  社會心理學家艾瑞克森(Erikson)將人生分為八個階段,每一個階段都影響著下一個階段的成長,摺花的過程,也是如此,邊線沒對好,摺反了,未反覆的對摺,都導致下個階段,甚至必須重新再來。有時,為了求快,跳過或疏忽某些步驟,使得最後難以收拾整理。而人生呢?每個階段都是陌生,我們帶著世人的教導與自身的經驗前往,有時回頭,那義無反顧的青春,那衝撞的傷痕,一直都在,那些青澀、傷痕都與我們同在同行。人生無法重來,只能一直往前,但可以重新調整再出發。

  友人說:「最重要的步驟在最後花瓣的調整。」艾瑞克森(Erikson)認為人一生的最後階段是自我統合,也就是整理過往一生的點點滴滴,不管是井然有序或是錯綜複雜的人生,那會是一朵怎樣的花呢?那被我們反覆摺叠的過程,喜怒哀樂均在深深的摺痕裡。看著鏡內的自己,額頭上縐紋多了幾條,法令紋也深了,皺紋有愛恨情愁走過的痕跡,深深的烙印著歲月。在每個階段,放慢腳步,回頭看看,再往前走,人生不只有年輕才能擁有青春,故事總在皺紋裡愈寫愈厚,每個階段各自精彩。

  一週一朵,第一朵、第二朵、第三朵、第四朵…,每一朵都有我的心情。

  這是在多朵之後,做成花環,把它送給她人,一種儀式,一份心意,一份價值。成就一圈花環,想著過程,每一朵花都有其故事,過程中,或安靜或閒聊,安靜的將心意灌注在花朵之中,閒聊時,談的是生活,有悲傷有歡樂,這些都在花朵中體現。

  一堂課一朵花,一段心情小語,是挑戰,是靜心,或是閒聊,是一種過程,過程不在,花朵在。心情不在,小語在。一段小語一段記錄,留下了感受。如今把每一段的記憶心情懸掛在牆上,看著想著那一些字詞,是否那是我們遺忘的青春呢?


   ~走過春夏,迎來秋冬,春天的花,夏季的果,靜心聆聽四季流轉。~

手製穀雨茶 ◎歐憶陵

  今年穀雨時節參加了一趟難得的製茶旅程,從採茶至做成茶葉全程參與。穀雨茶稱雨前茶又叫二春茶,老師說今年的穀雨茶滋味將會很特別,因為經歷過之前那場百年難得的瑞雪,我們何其有幸參與這趟製茶之旅。這次採茶、製茶終能懂得採茶人的辛勤,此次所製的茶屬於包種所需於有陽光露臉時採摘,又要搶得日光凋萎讓茶葉含著陽光的氣味,所以一群人需頂著太陽在烈日下採茶、曬茶。經過戶外日光萎凋,再將一盤盤的茶葉送進室內萎凋,而萎凋過程中並非靜置不動而是需每隔一段時間將茶葉搖醒稱之搖菁、浪菁如此反覆多次,一直到時間足夠才能殺菁。殺菁後半夜兩點群起手工揉捻茶葉,純手工揉捻需一次次球行團揉後再細細打鬆散稱解塊再揉捻如此反覆進行。之後才能乾燥且得乾燥兩次才能焙火,焙火後還需等茶葉溫度下降放涼,一般還需分級才能成為成茶,這次我們少了分級直接包裝,經過一天一夜的反覆得製茶過程終於將茶葉抱回家。

  製茶是個難得的手作體驗,在講求速度年代,特別顯得獨特與特別,它的獨特與特別是因為它的精緻與溫度無法被機器取代。手工過程中反覆操作的過程也練就累積一次次的經驗,而手工師傅們因為有著太多次的經驗,所以不會陷在問題中,遇到問題他們總會有好方法幫我們一一克服。黃錦敦在《生命,才是最值得去的地方》一書中提到讓人回到手工的味道裡,關於人的工作,不論是助人、教育或是養育孩子是不是都能用手工的心情,慢慢的,不躁進,用量身訂做的心情願意給出時間,等待造就每個生命的獨特味道。

迎向未來 ◎Rose

  是什麼力量讓我願意向前,記得二十幾年前的澎湖之旅, 我坐上台澎輪,回台灣的航行中因機械故障船在海上漂流6個小時而我不敵船身搖擺在船上連吐了6次,之後每次上船就會有一些些的小小恐懼,那時的我是用抗衡的心在抵抗坐船這件事。

  這次從澎湖本島到七美及望安時試著用敍事裡的支線故事從原本的經驗裡去尋找不同的可能性,用接受的心-起與船乘風破浪,當船搖晃時身體和心跟著一起搖晃,享受著船測速風的速度,身體測速船的速度,就這樣合而為一,不抗衡與船同在。過程之中居然發生了神奇的力量,來回三小時的航行,回來又巧遇東北季風,船身搖晃45度角近—小時的時間,我居然平安無事沒暈船。這算是這趟澎湖之旅的小收獲,支線故事也就這樣被我創造了出來。原來當事情發生而無法改變時,只要順著流走接受事件來的當下,並享受當下與它同在。它就會送給你另一個不一樣結果。

  人生,就是一場旅行,而我們常在旅行當中走向未知,與其用恐懼來面對未知,不如用接受歡喜之心來迎接未知,給未知一個位置,讓未知引領著我們走向生命中的意外之喜,迎向不一樣的未知人生。

一則說謊故事的反思,成為母親節最好的禮物 ◎周明寬

  母親節那一天,大女兒對著媽咪說了一個藏在心裡很久的秘密,說她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有一回她被老爸修理的很慘,為了什麼事情挨揍,她完全忘了,但真正事發背後的原因是「她被威脅了!」。我和媽咪二人都覺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大女兒接著解釋,小學時班上有一位自稱大姊大的同學,媽咪以為女兒跟她很要好,其實才不是,充其量女兒只能算是她的小跟班,那次事件就是她威脅女兒說謊,替她背黑鍋。女兒說出久藏心底的祕密,內在似乎獲得了釋放。媽咪卻滿腹疑惑地問:「妳那時才多大,人際關係就那麼複雜喔?那時候妳為什麼不說?」女兒回應:「說了有用嗎?你們會去學校幫忙討回公道嗎?」這的確是關鍵,女兒歷經了關係霸凌和言語霸凌,但她選擇了第一時間不讓父母知道,或許是她不願讓父母操心,抑或覺得就算父母親介入,可能只讓事情變得更糟,她事後反而要承受更多的排擠。

  據兒福聯盟(2011)調查,「關係霸凌」幾乎成為國內校園霸凌事件最常見,也最容易被忽視的現象,這種事會發生在自己女兒身上,我也不足為奇,只是我關心的是女兒用什麼樣的態度和行為來處理她的校園人際關係,做為一個家長我更關切孩子的身心健康與心理發展。洪蘭教授指出「孩子說謊是一種求生本能」,她建議對孩子的說謊先不要生氣,先找出他說謊背後的原因,最主要是不要讓他有說謊的動機,他做錯事時,好好的講他,他不擔心會挨打,就不必說謊了。回想當時事件的經過,女兒認為我已不記得了,而我至今仍記憶猶新,因為我只有那麼一次重重的訓誡、責罰她,我也知道女兒沒有說實話,但我卻用了不正確的管教方式來斥責她,讓她更感覺委屈,如果當時我不要那麼生氣,耐心地聽女兒訴說心事,或許不會令她將此事藏在心裡十多年,也受傷了十多年。

  錦敦老師在《陪一顆心長大》書中的一篇文章,現代父母「如何管教而不會成傷?」老師發現管教之所以會造成傷害,其實來自兩個部分。一是「讓愛失去了連結」,例如用責打或充滿情緒的指責,一不小心就會讓孩子和照顧者之間的愛斷裂。一次次的斷裂,日積月累,孩子若看不見父母管教背後的愛,只感受到痛苦和害怕,這種管教就容易成傷,因為「愛」是一個人內在的重要根基。其次是「損傷了孩子的自主性」,例如父母慣用「住嘴」或「乖乖聽話」的權威語法來訓斥孩子,似乎透露在管教過程中只有父母的意志,沒有孩子的空間,若頻率一再發生,孩子會習慣把「自我」縮小,不敢表達與信任自己。錦敦老師用親身的例子示範,如何用較柔軟的方式,先連結上愛,再邀請孩子為自己所面臨的問題思考,讓孩子在被管教的過程中,保有思考與表達的空間,這就讓管教離開了權威的使用,更靠近「合作」的位置。

  無論如何,謝謝大女兒願意把心底的話說出來,也給了爸爸、媽媽反思的空間。誠如錦敦老師所說,親子之間愛的連結、給孩子自主空間、彼此合作的位置,是親子教養上的三大法寶。這則故事也是女兒在母親節送給我們的最珍貴的生命禮物。

好書閱讀《給自己10樣人生禮物》 ◎褚士瑩

「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
成為你在世上想見到的改變─甘地

第1樣禮物:為自己出發,勇敢跨出舒適圈
跳脫自己習慣安穩的舒適圈。當你能夠對沒有十足把握的事情說Yes時,會使人生更豐富與精采,也開闊自己的眼界。

第2樣禮物:找到可以做一輩子的運動
養成規律的運動的習慣,就能保持身體健康,有助於正面思考,且有體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第3樣禮物:結交10個互相了解的朋友
朋友是社會支持網絡中很重要一環,當你在人生道路上遇到挫折或困難時,朋友會給你支持、鼓勵,讓你能夠繼續堅持下去,若能夠交到幾個互相了解的好朋友,那絕對是一種成就。

第4樣禮物:改變美中不足的能力
培養對美有欣賞的能力,能夠欣賞身邊的事物,即使只是一個動作、一件小事,都能夠受到感動,如此對於人生才能有更多熱情、也豐富自己的生命。

第5樣禮物:從Q&A學習
「畢業是站在制度性學習的終點,也自主性學習的起點。」透過學習與閱讀增能自己,可以觸類旁通,從不同角度來看待這個世界。

第6樣禮物:接納生命的擁有與失去
書中提到,親自面對死亡,才能開始去愛,當你真正面對家人或朋友死亡時,你才學會如何珍惜以及去愛身邊的人,死亡是人生必經之路,並不可怕,重點是我們要學習勇敢面對它。

第7樣禮物:著迷一件事,成為某種專家──甚麼專家都可以
找一件自己喜歡做的事、自己的夢想,成為那方面的的專家,專業不管熱門還是冷門,只要有專業,就能夠受用無窮,如此只要有夢想,就去實踐吧!

第8件禮物:「我」就是這個世界的禮物
與自己對話很重要,當你不夠了解自己的時候,你是很難喜歡自己的,你可以藉由很多外在力量去了解自己,重點是越了解己,你就能越接受自己,越喜歡自己,也就會開始想子己能會這個社會做什麼。

第9件禮物:當一天用手思考的人
只有透過親自動手做,不僅從中學習自我探索與發現,也有助於我們用各種形式表達自己。

第10件禮物:不要停止自我表達
我們都應該學著「說故事」,尤其是在年輕的時候,因為會說故事的人,代表很清楚自己所經歷、發生的事,他能夠把自己表達得很清楚。當你能夠用各種方式清楚表達你的想法時,代表你是很了解自己,且思緒是很清晰的。

資料引用來源:《給自己10樣人生禮物─成就動詞型的生命地圖就在這10個關鍵》作者/褚士瑩/大田出版

結業式-淡淡的祝福

立夏 迎來
鴨蛋 粗鹽 水 米酒 
八角 桂皮 花椒 月桂葉
我們是如此不同
來自四面八方
相遇一甕
卻又如此相融
小滿 結業
開甕 芳香溢滿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