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此線上閱讀 *」
  光寶社區認輔父母學學程 『美好關係~故事繪本在家庭經營及助人工作的應用』
友善列印
  第七堂課 代間之舞~情感傳承的美好流動
  《本期電子報由實踐大學實習生簡廷峻、黃意丹共同編撰》  
 
【單元目標】
【情感傳承美好流動的詩篇】
【活動一】從代間的生命敘事,聆聽生命之美
【活動二】健康老化123
【活動三】我的家庭樹
【活動使用繪本猜考書目】
 

【單元目標】

◎藉由家庭脈絡的探索、對話,回憶與祖父母間的連結。
◎透過課程學習成熟面對生命的歷程,認識學習健康老化並延伸到助人工作。
◎藉由書寫與製作家庭樹,做情感連結及傳遞愛的關係。

情感傳承美好流動的詩篇 ◎tipus

  母親開始血液透析的時候,身體非常虛弱體重只剩32公斤。每次自醫院洗腎回家都需要揹著她上樓梯,年幼的兒子會在後面推著外婆的屁股說:外婆我在後面保護你,不用擔心喔!這樣的代間互動對話,對母親的病情產生許多鼓舞和療癒的作用。有一次,兒子推著外婆對著我高聲地說:媽媽,以後你走不動時,我也會這樣背你。不知為什麼,那天,我和母親進門後,抱頭痛哭流涕大哭了一場….。

  中國人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祖父母是孩子學習接受老化、悅納長者老人的第一位老師,感謝我的父母親用他們的生命和身教,告訴我們老化是生命的必經過程,就如同四季的遞嬗一樣。Bowen在1978年提出了代間模式(intergenerational model)系統理論,強調原生家庭生命經驗的傳承與影響。這樣的傳承是就像流水一樣細細長長,可以追溯到原生家庭中好幾代之間的連結,而細膩地在影響著每一個世代,直搗每個人的生命核心。與祖父母的代間情感對某些人來說是很親暱,對某些人來說陌生又模糊,但無論如何,那始終是我們生命根源的所在。

  藉由"代間"方案設計,再次與天家的母親連結靠近,思念依然澎湃如潮湧,將此文寄給遠方出差的兒子,感謝母親教會我們用成熟的態度去面對生命的老去,再次審視這珍貴又特殊的情感連結;我想來日,我們的老去也將會啟蒙我們的下一代,代代相傳且生命影響著生命。感謝這樣的對話、書寫和學習,代間之舞是情感傳承美好流動的詩篇,我這樣的頌讚著。

【活動一】從代間的生命敘事,聆聽生命之美

  「人的生活故事如果未能完整地呈現真實的生活經驗,就會遭遇問題。」─翁開誠

我的阿嬤 ◎還真

我的阿嬤是童養媳,聽說她還是娃兒的時候就來到這個家。我沒見過阿公,他很早就過世了,也很少聽到他的故事。媽媽招贅,所以阿嬤是媽媽的母親,因此我們家沒有婆媳問題。爸爸在外地工作,農事全是媽媽一手操辦,像個職業婦女。家裡的家務事自然由奶奶全權料理。

  繪本《爺爺的幸福咒語》孫子和爺爺一起玩樂的畫面不曾有過,爺爺的幸福咒語;「多美妙啊。一切多美妙啊。」我努力的回想阿嬤的幸福咒語,沒有。但我們有幸福的儀式,這些畫面在當年是幸福的感受嗎?只是在多年後的回想,原來故事的意義可以被改寫,當年不悅、悲傷、委曲的感受,卻變成甜美的回憶。

  回想和奶奶的生活時光,究竟記住什麼?

  每天傍晚對著院子喊:「阿真,阿雅,回家洗腳,吃飯了。」放下玩了一半的遊戲,心不甘情不願的回家。
「女孩子,讀那麼多書做什麼?」
「妳媽媽真是豬母(台語,慈母,小時候總以爲奶奶罵媽媽的話),女孩子讀什麼書。」

  「和妳同年的都去工作賺錢,你還在花錢,真是『員外』。」這和許多溫馨繪本的畫面似乎很不一樣,而這才是真實人生。當全村都知道「員外」這綽號,年輕的我曾經怨懟過,很氣阿嬤到處去說。生氣的原因是將「員外」詮釋爲「懶惰」,是個負向名詞,讓我有罪惡感,大家辛勤工作,何德何能可以獨自享有讀書的權利,那真是一段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慘淡歲月。

  長大後離家,回顧這段歲月,常說:「阿嬤,未卜先知,怎知我日後的幸福,就如員外。」當我愈往這個方向思考時,所有的回憶也往好的方向展開,故事詮釋的方向角度不同,故事的內容也跟著改變。《不斷幸福論》一書指出,幸福的感受並不出自偶然,而來自正確的思想與行為。我們的目標不是在改變環境,而是改變自己;改變自己之後,其他的事情會自然出現。

  阿嬤每天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坐在床頭梳著那黑白相間的長髪,往上捲成髪髻,這是她一天的開始。有時她會在竹籬巴旁摘幾朵茉莉花插在髪髻旁,這也是我對茉莉花愛戀的起始。

  阿嬤房間的廚櫃,總藏著些玩意兒,許多珍貴的糖果、餅乾、蘋果.....,這些都是來訪客人送的,阿嬤有很多乾兒子,其中一個從美國回來,開著黑頭車,穿著西裝,帶著五爪蘋果禮盒....天哪,全村的小孩都跑到我家了。望著那盒蘋果被放進阿嬤的廚櫃裡,孩子們口水都....

  隔天放學回家,偷偷打開阿嬤的廚櫃,蘋果呢?只剩一顆,大聲哭著喊:「阿嬤,蘋果.....?」

  晚上阿嬤把最後一顆削成幾片,哥哥、姊姊、妹妹、媽媽、奶奶和我六個人,分食那顆五爪蘋果,那一片的美味,至今再也沒有經驗過。那盒蘋果那裡去?阿嬤分享給左鄰右舍的長輩們!

  冬天豌豆在家裏客廳堆成山,中盤商每天將一大布袋的豌豆倒在我家客廳中央。農忙結束,有空的阿姨、嬸嬸和孩子們(大部分是孩子們),帶著小板凳和桶子,集結在我家,將豌豆的頭尾去除。一座高高的碗豆山在大家蠺食鯨吞下慢慢被剷平。有時,阿嬤煮甜湯給大家喝,紅豆湯、蕃薯湯,圓仔湯,冬夜裡大家聚在一起工作,喝著熱熱的甜湯,一起聊天,有什麼比得上的幸福呢?結束後,阿嬤帶著大家背著各自完成的豌豆,踏著月色到中盤商家裡秤重繳貨,立刻就能拿到錢,這大概是孩子最開心的時刻。我家呢?貨款上繳,怎能開心呢?長大後,回想童年冬夜的豌豆山,一股暖暖得幸福再次升起。

  廚房是阿嬤的天下,最喜歡聽到每天傍晚時分,賣菜三輪車的菜販扯著喉嚨高喊:「買...菜...喔…」各家的嬸嬸婆婆聚集在三輪車前,而小孩子趴在車架前,眼睛望著是車上的養樂多,多麼希望阿嬤可以突然菩薩上身,滿足想喝的慾望,當然是機會渺茫。幸好,阿嬤廚藝了得,總可以在廚房裡變出花招,滿足童年的口腹之慾。若說我對廚房還有一些小小興趣,應該是小時候跟著阿嬤在廚房遊來遊去的影響吧。

  阿嬤是個童養媳,早年喪夫,中年喪子(唯一的兒子),但不曾聽她怨懟過人生,雖然總是要我早早去賺錢,或許奶奶心疼女兒(我媽媽)的辛苦。阿嬤在我20歲生日的那天走了,那些年,我夢見很開心的阿嬤被著長髮,和我在廸司可舞廳熱舞,想必在另一個世界過的開心。

  她的一生全在這個家裏渡過,她不會說人生大道理,例如:好東西要與人分享、做人要有量、人要知足惜福....,但她用生命的身影訴說她的生命的價值與信念。

  阿嬤,我要說的是:「我領受到了,謝謝您!」

袜要緊阿嬤 ◎吳佳螢

  對奶奶的感恩從出生開始,在第二堂的書寫中即寫過的一句話"袜要緊,罔市啦",我得以被奶奶的愛包圍長大。不管是對奶奶或者外婆,第一眼浮出的形象都是一樣的,慈祥和藹有著溫暖的笑容。在一次對祖父母形容詞的探討中有人問我:「妳對爺爺奶奶都這麼正向呀?」是的,那種感覺就像圖畫書中大部份的奶奶畫面,柔柔如徐風的吹入心房,軟軟如蜜糖的甜進所有印象裡。雖然沒常和奶奶住在一起,但感覺從沒改變過。

  每年過年回台南阿嬤家時內心總充滿了期待感,除了看到親切的阿嬤外,也總會聽到一句話:「有糖仔唷,在桌上要吃自己拿」。在當年,兒時在家要吃到糖是困難的,難得有個糖吃對小小孩的我們來說就像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般興奮快樂,再加上領紅包時阿嬤會說:「這厚你大汗」(這給你長大),那種喜悅感幸福感真是無法形容。不管做什麼事,阿嬤就像《沒關係沒關係》繪本中的爺爺一樣說著:「袜要緊袜要緊」(沒關係沒關係)。

  或許我是阿嬤的第一個內孫,被阿嬤關愛和照顧的時間自然多了些,阿嬤會帶著我到菜園、會準備好吃的給我、會跟我說悄悄話,直到阿嬤因為烏腳病截肢必需扶著輔助器行動到最後坐輪椅時才又如同《先左腳再右腳》繪本中般角色互換,換成我陪著阿嬤散步。雖然阿公阿嬤們離開我們很久了,但那種暖暖的愛卻深刻的烙印在心中。

  當今社會因為少子化、高齡化現象,使得家庭結構逐年改變,如何去讓不同世代的家庭成員,能夠彼此欣賞、相互支持、重聚家庭的歸屬感與向心力,代間的相處和互動成為現代家庭重要的學習功課之一。

生命的禮物 ◎Tien Hu

  去年在我訂婚的前一夕,家族送走了外婆,最後一個第一代的長輩,那種悲喜交加的心情,有一段時間讓我們家的電話響了卻都不敢接起。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隨國民政府來台,兩家人住在同一個眷村,雖然我從小就住台北,但總是期待放寒暑假回到清水和表哥表姊玩樂探險。每每聽到長輩們說起眷村的趣事,都有種要是我早點出生就好了的心情。送走外婆後,有著我們家族記憶的房子,還在,我們還是會偶爾回去,沒有什麼特殊目的,就是想待著,我想,那應該是想念吧…

  最後,我想跟他們說一些話…

  爺,我永遠記得小時候媽媽氣得拿菜刀要我和姊姊去打架時,您奮身擋在我們面前,因為您很寵愛我,所以總是當我的靠山,讓我頑皮時都沒有被處罰,還有在短期幼稚園的階段,因為爸媽在台北,但我因為不適應不想去上學,哭著跟爺爺說,爺就讓我在家裡,直到外婆來逮人,爺說,她不想去就別去了吧!這就是最疼愛我的爺。現在想想真是小屁孩,還好我的路沒有走歪!

  奶,您走的時候我年紀很小,所以記憶中的您總是慈祥的,我是最小的孫女,您總是把我抱在懷裡,細心呵護,關於奶的記憶都是從爸爸或姑姑的口中聽到的,不過我們每年都會去看奶,為她和爺的別墅掃掃落葉、擦拭檯面,在心裡和爺奶報告家裡的近況,那時,我覺得我離他們好近,好近。

  阿公,您好嗎?每次開車回去經過二高清水服務區前,我都有努力找您現在的家,然後在心裡說,您好嗎?我們回來囉!我只要吃到好吃的甜食都會想到您,大家都說因為遺傳您,所以我們家的人都屬螞蟻,記得您的茶几前總是擺著各式各樣的高級零食,夏天冰箱總有哈根達斯的冰淇淋,過年時您和外婆的壓歲錢分開包,您直接拿一把百元鈔票,一人發兩張,還要我們一人找十元,不過我們沒有一個人找錢您過,您,是我這輩子見過最酷的長輩!

  婆,我記得小時候回去,晚餐總是有您蒸的蛋,上面鋪上薄薄的一層肉末,回到台北媽媽試圖仿效,但味道都不對,到最後媽媽都生氣了,說要自己回清水找婆婆,我想那是屬於外婆的外道,什麼也替代不了。--

照見,幸福的到來 ◎楊麗嘉

  「角色是對應地位而來,角色本身就有互動的意涵在其中,祖父母的角色因擁有孫子女才存在。祖父母的角色可能包含:經驗傳遞、陪伴、導師、工具協助、或家族歷史保存者等。」

  從小家中的人口一直是單薄的,那種單薄是人的流動太少而形成的,家中一直是3—4人的存在,沒有親戚的走動,沒有三代同堂的交流,也鮮少鄰居的互動,一種靜置於土壤底下的冷寂,所以當看到別人家中有著一大群人所特有的吵雜時,總會有許多羡慕在心中,我渴望有著許多人的家族。

  為什麼家中會如此的冷清呢?小時候的我真的不知道,後來才得知是因為家中的變故,所以與親戚少了連絡與來往,其實父母雙方的親戚還不少,遺憾的是祖父母及外祖父母,我都無緣一見。

  懷著如此的渴望,總希望能有機會與一大群的家人在一起,然而結婚後,夫家的的狀況也是如此,雖然親戚很多,但是關係複雜,導致互動不密切,所以心中所想所望的事仍是一場空。直至孩子出生後,看到公婆抱著孫子的滿足表情,我心中的空洞,似乎有些部分被填滿了,是一種生命的圓滿感受,似乎看到親情在三代間流動著,而我看著夫家三代的情感交融在不同世代的笑容裏,突然有了想哭的念頭,那是滿足的淚,在我身上一直缺乏的情感,而我真的看見了!

  回到娘家時,看到母親抱著我的孩子,身旁圍著許多的孩子,那種三代同堂的幸福感就在那時完全呈現了,我看著這美好又幸福的畫面,心中對著自己說:「妳從小想要的幸福在這裡呢!」

  這是一個心願的完成,雖然經歷了許久才擁有,但是真的發生了,當時的我所感受的幸福感,是期待中的快樂,所以深深的刻在心中腦中,只是不知道這樣的幸福是如此的匆促,如流水般迅速的掠過,很快地,隨著生命的遞嬗成為生命最美的記憶。

  「沒有一種幸福感能持續到永遠,但我們可以想辦法讓自己比從前多體驗到一些幸福時刻,並且讓每一刻的快樂都慢一點離開。」

  《不斷幸福論,P237》每一次看著照片時,心中所浮現的是曾有的美好,而且還能感受到當時的快樂呢!

【活動二】健康老化123

高齡化社會的來臨,你準備好了嗎? ◎還真

有一天,在十字路口,遇到一位多年未見的朋友,聊了一小段話,她說:「剛參加阿嬤的喪禮回來,阿嬤百歲高齡去世,家中許多長輩都很長壽,她應該也有長壽的基因,但話峰一轉。真可怕,活那麼老,有這麼子孫承歡膝下,而我老時,會是這樣嗎?會不會給子孫們帶來很大的壓力。」

安養院裏的高齡者

  護理之家的躺在床上多年的阿嬤,握著學生的手說:「阿孫,你阿爸什麼時候來帶我回家?」學生回答:「明天。」….而旁邊有著氣切插管的阿公已經許久不見家人來探望了。或許家人只能利用晚上或假日來探望吧。坐在輪椅的阿公,被照顧服務員推著放在窗前,空洞的眼神望著前方,生命就在這狹小的空間中來回的渡過一天、一月、一年,不知何時是盡頭。醫學的進步,延長了生命,但並沒有延長生命的深度與意義,有時增加的是痛苦與無奈。

樂齡團體的高齡者

  樂齡團體的阿嬤已經九十三歲了,她說當志工到九十歲才退休,現在她每天從家裏搭公車到樹林坐火車到松山,再轉公車到這裏,參加十點的課程,下午再和這裏的老人們打麻將二小時,三點搭車回樹林。她原本就生活在這附近,因著年歲大了,才搬去和孩子同住,但還是熟悉這裏的好友及環境,只有身體狀況可以,她還是回到這兒和老友相聚。

  七十歲的阿公阿嬤夫妻,在退休之後,開著車到偏鄉說法律故事,還被山上的校長,誤認為詐騙集團,被幾個學校拒絕後,終於有學校接納他們,他們自備教學器材,實物投影機,是好朋友捐贈的。用心準備教材及學習山上的新事物,才可以和孩子們互動,直到七十餘歲才回到都市居住,但仍積極投入志工事務,活到老學到老。

  西塞羅(Cicero)在「老年」一書中指出:「慾望單純、性情良好的人,老年期很好過。年輕時智慧低、效能低的人,年老時,可能就要承受先前所埋藏下來的惡果。」這句話,有可議之處,因生命有很多地方是不可掌控的,但我們可以在年輕時就努力,可以將可能的惡果降至最低。

  台灣將繼日本之後成為全世界老化速度最快的國家,老年人口增加,但出生率卻節節下降,名列世界生育率最低的國家,人口將產生嚴重的斷層。老化指數急速增加,扶養比快速的下降,正值中年的我們,對於未來老後所要面對的問題,應該要有自知之明,改變養兒防老的觀念及早為自己的老年生涯作規劃。

老年期的因應

  高齡者該如何調適自己去符合環境和情境的變化呢?有關成功老化模式中Rowe和Kahn(1998)的模式:成功老化取決於個體的選擇和行為,相當強調個體的自主性,只要個體想要進行成功老化,即可藉由自身的選擇(如:生活型態的改變)和努力(如:運動)而達成。

成功老化的組成要素

結語

英國女詩人布朗寧:
「我漸漸地老了!最美好的,已經來臨,那是生命的終點,以前漫長的生命,都是為它的來臨而準備。」
「老年是有福的時光,它給予我們以餘暇,脫去塵世的衣服,而為進天國而準備。一個安逸的老年,是善於運用青年時代的籌報」。
「白髮於我,如月光之柔光,在生命之夕,散佈出銀白色的光采。」

英國作家蕭伯納曾說:「只有年少時擁有年輕,是件可惜的事。」美國童書作家塔莎杜朵呼應布朗寧和蕭伯納所說:「對我而言,隨著年歲增長,日子過得更充實,且懂得享受生活樂趣。現在,就是最好的時光。」

如塔莎杜朵所說:現在就是最好的時光,不管現在你幾歲,未來就是現在的累積。

參考資料:
1. 2006年公布「邁向高齡社會:老人教育政策白皮書」
2. 行政院經建會、內政部戶政司。

【活動三】我的家庭樹

  家系圖(genogram)又稱家族樹(family tree)是以符號及圖形的形式對家庭結構、成員之間的關係與患病歷史的描述,摘記家庭成員基本相關資料,透過不同的線條說明家庭成員與成員之間的互動關係。

  家系圖的繪製要求:一般包含三代人或以上。長輩在上,晚輩在下;同輩中,長者在左,幼者在右,依長幼次序排列;夫妻中,男在左,女在右。

家系圖的符號元件說明,如下圖:

參考資料:http://counseling.hlc.edu.tw/document/homepic/991006-2.pdf


【活動使用繪本猜考書目】

  1. 為愛朗讀/金仁子/三之三
  2. 奶奶慢慢忘記我了/維若妮可.凡登阿必萊 /大穎文化
  3. 五百羅漢交通平安/劉旭恭/親子天下
  4. 奶奶只是想睡覺/梅蘭尼‧佛羅瑞安/東方出版
  5. 謝謝你,生命/草場一壽/大田出版
  6. 先左腳再右腳/湯米‧狄波拉/維京
  7. 奶奶的記憶森林/崔永嬿/親子天下
  8. 爺爺的肉丸子湯/角也榮子/東方出版社
  9. 陽光之家/伊芙‧邦廷/和英
  10. 水蜜桃阿嬤/郝廣才/格林文化
  11. 先左腳再右腳/湯米‧狄波拉/維京
  12. 我永遠愛你/漢思‧威爾罕/上誼
  13. 《沒關係沒關係》親子天下/ 圖文:伊東寬 /譯:黃雅妮
  14. 《牛奶糖樹》大穎/ 文:上條さなえ 圖/小泉るみ子/ 譯:林意珊
  15. 《祖父的祖父的祖父的祖父》遠流/ 圖文:長谷川義史 /譯:林真美
  16. 《爺爺奶奶的彩色回憶》三之三/ 文:阿里安娜‧邵永尼/圖:阿爾巴‧瑪利安‧里耶拉 / 譯:黃翠玲
  17. 《我等待⋯⋯》米奇巴克/圖文:大衞·卡利&沙基·布勒奇/譯:吳愉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