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此線上閱讀 *」
  光寶社區認輔父母學學程 『美好關係~故事繪本在家庭經營及助人工作的應用』
友善列印
  第四堂課 手足大不同~學習分享、學習愛 《本期電子報由師大陳修音及實習生實踐黃意丹、師大張詠怡共同編撰》
 
【單元目標】
【前言】
【活動一】為什麼我要分享?
【活動二】排行大拍賣
【活動三】手足的同與不同
【資料引用來源】
 

【單元目標】

◎透過活動認識家庭發展階段中的手足關係。
◎藉由繪本認識與了解多樣的手足關係。
◎從自我的覺察書寫活動中,盤點回饋手足關係的經營。

【前言】

  「手足關係」,對個人的童年、成年期,乃至於個人行為及家庭模式與人際關係的發展上皆有深遠的影響。因為手足間夾雜著種種情緒,手足間的關係是「既豐富又複雜」。手足,有著類似的文化、成長背景與價值信念,比友誼關係時間更長,又不像親子關係充滿長幼位階和權力。珍‧迪克與珍‧史迪森 (Jan Parker;Jan Stimpson)在《老大老二戰爭》一書中指出,手足之間會有「愛、崇拜、恨、羨慕、害怕、喜悅、保護對方、被惹怒、溫暖、快樂、驕傲等的感受」。因此,手足間的相處方式不僅影響一個人看待自己的態度,也會影響其日後與他人的相處方式。

  美國普渡大學發展心理學教授維克多.西西瑞里說:「當人們年紀變大時,一個能互相扶持的手足關係會變得更重要。在一個充滿單身、離婚、或因遷徙失去朋友等等的社會裡,這種關係能代表一個安穩的核心。這種扶持關係包括:聆聽彼此的問題並協助解決、給予情緒上的互相了解、必要時,給予經濟上的協助、互相幫忙,和共同參與社交和娛樂活動。」由此可知;手足之間彼此互動,經常來往,相親相愛,可以締造親戚之間多采多姿的親愛生活,使人生更加幸福。

活動一】為什麼我要分享?

  Freud認為,在幼年時,由於父母給予的關愛與照顧不公,會造成手足間的爭寵與忌妒。Schibuk亦支持手足關係中有忌妒的層面,並說明忌妒不只存在於年長的孩子忌妒年幼的孩子而產生虐待的慾望,也存在於年幼的孩子自覺較年長者脆弱而有虐待的慾望。因此,手足關係中的敵意、忌妒,對個體的自我發展及客體關係的確有長期的影響。但Klein提出手足關係也有助於手足發展的觀點,因為手足,孩子將對父母的依附轉而建立同儕關係(林淑貞,2006) 。

★繪本導讀A:《彼得的椅子》
  
  自從媽媽生了小妹妹,爸爸把彼得過去用過的東西都全部漆成了粉紅色,彼得覺得被冷落了,於是他決定帶著自己的小椅子離家出走……。本書描繪出當家中又有小寶寶即將誕生時,對原有的小孩心理的衝擊,提醒爸爸媽媽千萬不可以忽略這一點。

★繪本導讀B:《我的紅髮臭老哥》

  小女孩崔夏和爺爺、奶奶、媽媽、哥哥一起住在美國密西根的農場上。崔夏受不了她的紅髮臭老哥李奇,因為哥哥每件事都做得比她好。不管是採黑莓,還是吃大黃莖,她都無法「擊敗」哥哥,心中因此忿忿不平。一天晚上,崔夏聽奶奶說向流星許願會成真,立刻許下願望──一定要做一件事,不管是什麼事,都要做得比哥哥好!直到有一天、一件意外的發生……,她終於了解紅髮臭老哥有多愛她。

★討論、探究、提問活動

1.說說繪本中,乃至一般社會大眾中,兄妹關係轉變的關鍵因素是什麼?
2.你是否也經歷過如繪本中出現手足的事件或心情?或者是手足關係轉變的事件或心情?

【學員回饋】

  課程中對於「我的紅髮臭老哥」繪本中,最有共鳴之處是,即便日常生活中相處有多麼多的磨擦、擦槍走火、令人討厭,但是,卻也能在你最需要幫助的時候,毫不猶豫地站出來幫助著你,相挺著你。就如同我的手足一般,年少時雖然偶有擦槍走火的場面出現,但是,卻也都能在手足需要時,貼心且不說破的自動補位,給予最大力的支持。~廖玉如

  我們家有五個兄姐妹,我是大姐爸媽賦予我的權力相當大,所以我是很大很大的大姐,連大我一歲的哥哥都歸我管轄沒有反抗。小時候每週家中打掃由我指揮發號施令沒有人反駁說不。長大後,家中的事情都以我為主、配合我的時間由我安排,不知不覺大家都習慣了。經由今日的課程我覺察默默無聲的哥哥包容我的霸氣順從我的霸權,一直一直在我身邊關心著我,想抱抱哥哥大聲對你說我好愛你喔!~曾川敏

  從<彼得的椅子>繪本中,我發現從小,就和大我兩歲的哥哥一起玩,我喜歡和他半夜起來看棒球賽,我喜歡投球給他揮棒,我喜歡跟他下棋,因為哥哥脾氣好,總是會讓我、照顧我,有時候快輸了,我就會翻盤說不玩了,爸爸和哥哥就笑我輸不起,但哥哥從不生氣。從小就以哥哥為榮的我,總覺得哥哥好聰明、知識豐富、總是有辦法,有問題都可以問他,他也是有求必應。有一次,哥哥偷偷拿壓歲錢買了他看上很久的航空母艦玩具,洗澡時被媽媽在廁所打,我在房間裡哭,希望媽媽不要再打了。國中時,哥哥選模範生,我驕傲地和同學推薦他,家政課煮好吃的東西都會拿去給哥哥吃。高中時,哥哥和音樂老師推薦我加入合唱團,在成績墊底的高中時期讓我找到心靈寄託。最懷念哥哥大學時周末回到家的短暫相聚,我們在陽台上擺張椅子談天說地,說到好晚都捨不得去睡。還有,那兩次到紐約去找哥,哥和大嫂準備雖不豐盛但有台味的食物招待我,讓在國外生活的我們一解鄉愁。雖然,大學到他博士畢業,我和哥哥分開很多年,直到前幾年他回國,才又有機會常和他見面相聚,但各自有家庭的我們,重心都在自己的家庭、工作,現在的連結就是靠父母和孩子們的家庭聚會,讓全家人也特別珍惜。幾年前遇到一位兒時合唱團的學姊,她對我的形容詞是:那個很崇拜哥哥的妹妹。沒錯,到現在還是呢!~徐銘璟

【活動二】排行大拍賣

  阿德勒在個體心理學取向的理論中提出每個人的心理狀態因出生別而有不同,它影響每個人認為自己在家中的地位,也對成年後的人際互動有很大的影響。透過排行大拍賣的活動,體認到各個排行序的優點,不管是什麼排行序都有它各自的好處。

【學員回饋】

  我雖然是老大,但幸運的是我的弟弟們總是像哥哥一般的照顧我,尤其是我的大弟還記得我結婚當天婚宴結束要分開時他不捨的摟著我紅著眼,對著先生說:姐夫如果你敢對我姐姐不好,我就拿槍衝到你家去。從小到大他就是一直這樣陪著我長大藉由課程再次勾起些隱藏的記憶,也再次提醒自己擁有如此美好的手足情誼!~歐憶陵

  原以為談手足沒什麼好落淚的,沒想到,最後的寫給姐姐的一句話,讓我心裡很酸。從小,姐姐照顧我最多,很多時候,她做的比老媽更多,今天的課,讓我覺察到,雖然我好愛她,可是平日我只忙著自己的事,並沒有製造和她相處的機會,我打算照著老師的建議,把我的那「一顆心」line給她,謝謝老師的精心設計。~佟麗嬴

  課程中的每個選擇,我都是唯一的弟弟。「姊姊要讓弟弟」這個魔咒,讓我直到高中時期與弟弟的互動極少,看著他當兵時寄給我的畢業賀卡,還有那疊往來書函,我和弟弟的互動應該就是從我十九歲北上讀書開始慢慢增溫,那個賴在地上吵鬧的弟弟是三個孩子的爸爸了,謝謝弟弟與爸媽同住,謝謝弟弟總會到我的臉書動態按讚,知道他知道,我很安心自在。~Anita Tsai

  20歲那年,最動容的是我那霸氣的小弟,把摔在大馬路上無人理會的我,火速送醫,猶如哥哥照料妹妹般。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沒有兄姐不遺憾,有弟弟真夠好。這個在我眼中愛管人、霸道越界的小弟,當了兵之後,整個人蛻變得沉穩、有責任感,像是為了要扛起照顧爸媽與承載大弟的未來重擔般,預先做了鍛鍊;事後證明,現實雖然辛苦,但他卻選擇勇於面對不逃避。年歲漸長,忙於工作、還沒結婚的小弟,在某種形式上,反倒躍升成了我原生家庭的支柱與聯繫家人的靈魂力量。譬如,父親節、母親節的聚餐,傳統節日的相聚,以至主動贊助經費,要我和小妹帶爸媽出國旅遊,或僅僅是一通問候的電話、獎賞鼓勵我的女兒他的外甥女為課業加油.....,這些,是出嫁之後的我,漸漸做不周全或不太使得上力的虧欠,而我小弟卻像是默契般的無縫接軌,大器的承擔了下來,儘管他並不富裕。此刻,我想對小弟說:「謝謝你,讓我成為幸福的姊姊,有你這個弟弟真好!真好!」~趙凡誼

活動三】手足的同與不同

  家庭手足的型態很多種,即使是多胞胎,也有不一樣的個性和喜好。同出於一個家庭、相同父母教養下的子女,也會有所差異。透過繪本《弟弟的世界》傳達出一位很不一樣的孩子與家人相處的情形,學習與理解在與「不同」的手足相處時可以學會體諒包容以及尊重,並建立正向的生命態度。

★ 繪本導讀:《弟弟的世界》

  我有一個弟弟,但他卻說著我們聽不懂的話、做著我們覺得奇怪的事情。我想要跟弟弟一起玩,可是弟弟總是不願意讓我加入他的遊戲。媽媽說,弟弟被困在一個特別的世界,那個世界只有他一個人,沒有爸爸,沒有媽媽,也沒有我……。

◎手足家系圖繪製活動流程

  在家庭裡面,即使是相同父母也有可能會有跟自己很不一樣的手足,有可能是生理上、人格特質上等等……,面對這樣的「差異」要如何增進彼此的手足關係,建立更緊密的情感,透過繪製手足家系圖,能夠讓我們再次與自己認知的手足關係對話,重整並能有更深的了解。

【學員回饋】

  如同今天手足圖中所展現的,其實我們四兄弟妹間的關係真的微乎其微的只剩下血緣。幼年期大家還住在一屋簷下,見面的機會多彼此但並不熟絡,從未有交心、深談的機會。成年後這樣的關係依舊進行著,需要多一點"刻意的安排、故意的聯絡"才能使這疏離的手足關係略展一絲氣息吧!身為活動主領,在這裡補述,給跟我關係疏離+有點衝突的老弟:老弟,基於你對家裡的付出,還是要說:謝謝你!~游靜如

  我和我的二個妹妹一個弟弟,感情真的都不錯,弟妹們挺尊重我這個大姐的。雖然從兒時到大都覺得自己是一個照顧者的角色,但在寫手足圖對弟妹的感覺時,我卻有了翻滾的心。因為我覺得婚後的我反而被弟妹照顧著,他們一起把家裡的事分擔著做,爸媽和弟妹們知道我狀況不好生活又忙所以什麼事都沒告訴我…我做的好少…真的謝謝他們的體諒和貼心。喜歡回家,我一回家弟妹們一定會自動集合,手足間的互動是種溫暖熱鬧的感覺,也真發現其實以前年代的"多子多孫"還是好耶!~吳佳螢

【守密井】

  在活動的最後,回到自己的手足關係,重整整堂課所學習到的知識,更深一層去體認自己與手足之間的關係,如何改善、經營,之後在愛心便利貼上寫下自己想對手足說的話,並鼓起勇氣將這些話以手機訊息傳送給對方,為這堂手足關係活動畫下一個完美句點。

【學員回饋】

  結束今天的課程,對於手足間存在著很多的感動,謝謝父母親留給我的,跟我身上流著相同血脈,有著相像的外貌與身材,散發近似的氣質,卻有不同性格的手足,我充滿了感恩,在成長過程中有著疼愛我的兄姐伴我成長,當好榜樣。其實我真的想說的是,有兄弟姐妹真好,我很珍惜這樣的緣份;課程一結束我就飛奔來找姐姐,跟她分享我的感動。~侯碧瑩

  我們家有四個小孩,我們姐弟感情非常緊密,任何事情,我們都一起面對、一起分享、分擔。大姐對我們照顧有加,對我更是特別疼愛,像媽媽,像爸爸,又像朋友。一年多前,意外發現她得了癌症末期,無法行走醫生宣判只有一年的時間,當下真的無法接受,冷靜下來後,只有一個信念:不管剩下
多少日子,我都要盡全力陪伴她,照顧她,如同她照顧我們ㄧ般。一年多過去了,我們一起面對病魔,大姐一天天好轉,癌細胞控制住了,醫生也很訝異。今天寫給大姐的祝福;除了感謝,祝福她越來越好!我們曾經說過我們家的成員,一個都不能少,少了爸爸,已經心痛到不能自己,真的不能再失去任何一個人了。親愛的大姐:我要做妳永遠的無尾熊,愛妳⋯⋯。~Evelyne Wu

我的大姐:

  冬季的清晨,地面結著一層白白的霜,外面光初透亮,妳的背影就消失在霧茫茫田野中,這是童年對您的印記。上了小學,期待您從外面回家,因為在工廠工作的您,總會帶著零食回家。

  有一天,您結婚了,您出了意外,您離婚了,您的公婆對您說:對不起。在鄉下離婚女人是辛苦,媽媽很快的媒和另一樁婚事。婚後,您很快的有了孩子,孩子接二連三的來,您罹癌,您的老公卻沒工作。小小房裡擠了一家人,我真的心疼。從沒聽過您抱怨生活,您說:一枝草,一點露,生命自有出處。如同油麻菜仔落在那裡,就在那裡昂然生長,從不畏懼生命的困頓。

  時間滴答的流逝,孩子長大了,個個獨立,三年內嫁了一個女兒,取了三個媳婦,多了四個孫子。每個孩子自行負擔結婚費用及相關事項。生命自此順暢無憂嗎?當然不是,高峰低谷交錯綿延,高峰低谷於您,只是一種過程,那一種風景都是美景。謝謝您,大姐,不用語言文字,生命本身就是楷模。~Monica Huang


手足幸福論 ◎洪翠枝

  記得小時候父母親不在家,到了晚上自己定會賴在姐姐身旁不肯離開,因會害怕孤單的恐懼感充斥心中,就連上厠所都要姐姐陪。由此印證;人類是群居動物,在團體中長大的動物一輩子都會以驚恐來回應孤立,如長期處在孤立的寂寞中,身體就會感到不安、緊張、自我懷疑等身心狀況,身體也會釋放出壓力荷爾蒙可體松(cortisol)能抑制住免疫細胞活化而衍生疾病。

  很慶幸自己生活在一個手足眾多的家庭裡,生活之中有姐妹陪伴,在心靈上自然會因為溫暖而帶來安全感,這時在腦內就會釋放出安多芬、腦啡呔以及血清素,會讓人覺得有幸福感。雖然有時會落入手足的競爭中而產生嫉妒之心,但大多數的時間自己可以把嫉妒導正到更有意義的方向上,也讓自己更了解自我的內在感受,讓自己的生活充滿著幸福的泉源。

  幸福的感受並不出自偶然,而來自正確的思想與行為。我們對於幸福的感知,往往取決於我們腦子所感受的方式,而不在於外在的環境。一次的努力不足以改變這種感受方式,必須靠著重複與習慣才能讓腦子產生新的連結,而其先決條件是願意付出一點努力開始去做。

 取得幸福的公式非常簡單,就像達賴喇嘛說的:「達到幸福的方法無他,秘密在於果斷、努力和時間」。

原來愛一直都在…… ◎林秀貞

  我和手足之間的互動關係一直是疏離的,從18歲離家工作到33歲嫁作人婦,中間的15年幾乎是空白的。其實我的內心是害怕回家的,因為當初離家時的動機就是想逃離這個家庭,渴望全新的生活,覺得自己像無根的浮萍,除了血緣關係之外並不屬於這個家庭,就連生病住院開刀時,也是獨自一人前往,隱瞞著自己的家人,但全身麻醉需要家人簽署同意書的情況下,終究無法繼續隱瞞下去。

  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天,全家人得知我開刀的消息後焦急的總動員,從三峽趕到忠孝醫院來陪伴我進手術房,就連一向與我關係交惡的哥哥也來了,妹妹還打包了一袋衣服要陪我住到出院。麻醉醒來後看著我親愛的家人,再也無法壓抑熱淚盈眶,當下才體認到其實愛一直都在,原來是我自己的嫉妒心與幼稚的想法,切斷了與家人、手足的連結,把他們擋在心門外,從來沒有給他們機會表達愛。

  生死關頭走一遭後終於頓悟到自己的人生應該要重新開始,與手足的關係還來的及經營。從那一天起我的想法也改變了,開始喜歡回家的感覺,並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每一個時刻。雖然現階段我們都各自忙碌於經營自己的家庭,但是彼此的關心並不會因為時間、空間而有所阻隔,在特定的日子裡我們一定會回家參與大哥發起的家庭聚會,享受被大哥疼愛的盛情招待。

  此時此刻我想說的是:親愛的大哥您辛苦了,身為家中唯一的兒子與長子,您承擔了許多照顧父母親的責任,面對爸爸媽媽的身體一天天的衰老,不管是看病、住院或開刀您都自己一肩扛起責任從不抱怨,對我們也總是報喜不報憂,還好未出嫁的小妹仍住在家裡,多少替您分擔了一些壓力與責任。我希望您可以不要故作堅強,需要協助或幫忙時一定要告訴我們,讓我們成為您有力的肩膀與後盾,共同來承擔責任好嗎?謝謝您,大哥!

愛您的二妹

繪本參考

★ 《那一年,我們一起去看電影》

媽媽總是對身為大姊的主角有所期待,總是說姐姐要讓妹妹,一定要跟妹妹分享,使她心中充滿埋怨甚至懷疑自己到底是不是母親親生的?一直到,看電影那天她才才懂了…

★ 《一個人的生日蛋糕》

你喜歡慶祝生日嗎?你喜歡怎樣慶祝生日?故事中的小女孩,叫小咪。她好期待她的七歲生日,終於來了。可是這一天,他的哥哥生病了…


【資料引用來源】

  1. 林淑貞(2006)。 親愛寶貝-淺談手足關係。網路社會學通訊http://www.nhu.edu.tw/~society/e-j/59/59-34.htm
  2. 手足衝突之探討/黃曼暉:http://140.130.196.175/family/uploads/tadnews/file/nsn_8_5.pdf
  3. 張子樟譯(2006)。《我的紅髮臭老哥》(原著者:派翠西亞.波拉蔻)。台北:東方
  4. 孫晴峰譯(1993)。《彼得的椅子》(原著者:艾茲拉.傑克.季茲)。台北:上誼文化
  5. 劉清彥(2012)。《弟弟的世界》(繪者:陳盈帆)。台北:巴巴文化
  6. 郭璧如(2008)。《那一年,我們一起去看電影》。台北:信誼基金
  7. 岑澎維(2006)。《一個人的生日蛋糕》(繪者:沙奇)。台北:天下雜誌
  8. 測驗與診斷實務/手足之爭:
    http://zh.wikiteamwork.wikia.com/wiki/%E6%B8%AC%E9%A9%97%E8%88%87%E8%A8%BA%E6%96%
    B7%E5%AF%A6%E5%8B%99/%E6%89%8B%E8%B6%B3%E4%B9%8B%E7%88%AD

  9. 《不斷幸福論》柯萊恩/著,譯者:陳素幸 大塊文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