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目標:
◎靜心體驗專注的美學和創造力。
◎手感經濟趨勢的對話和人文培養。
◎從手感體驗DIY中,實際建構聽和說之間的智慧。
前言:好器之美
◎黃兀
器:皿也。皿、飯食之用器也。然則皿專謂食器。器乃凡器統稱。器下云皿也者、散文則不别也。木部曰。有所盛曰器。無所盛曰械。-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食在好器:令人滿意的 器皿。「器皿就是飯菜衣裝。」京都人:「沒有美盞拙器,就品不出茶香飯味,竟如赤身裸體般不自在啊!京都之美,無器皿不足以滿足!」
-沢田眉香子《京都器皿散步》
一杯茶,在乾渴的旅程中,一個土缽即是好器,那年旅行的恆河岸,一個小陶缽的奶茶,小陶缽簡單到有些粗糙,但握在手中仍有泥土的温度。喝完磚紅色小土杯自行帶走,旅行中它破了,在風土中成形,又回到原來的風土。
坐在內湖珍珠茶屋,老闆娘南美瑜說:「泡茶論手勢、品嚐講溫度,就連喝茶的茶器也使用可大口享用的茶碗,那是自中國傳至日本的飲茶文化,而我們也希望藉由茶碗塑造喝茶時輕鬆的氛圍。食器是來自鶯歌陶藝家。」另一種温潤手感握在手中,是一種感動。
帶著自己心愛的器皿與食材,泡一壺好茶與煮一頓美好的晚餐。就這樣單純的慢慢生活對現代繁忙的都市人來說,是場奢華又樸實的生活饗宴。
然而什麼是美?「羊大為美。」因為羊肉是古時最好的食物,因此羊肥為美。剛剛從原始社會解脫出來的人,對食物是第一重要的,好吃的就是美。基本的生理需求滿足後,人類開始追求精神層次的滿足,因此美術、建築、音樂等等藝術隨之產生。一般指的美是生活的美好但隨著文明的發展,美的定義也隨著朝代的轉變,而產生些不同的定義,唐人美女豐腴,宋朝美女纖細;十七世紀流行巴洛克式的美-繁瑣、恢宏及華麗的風格,1960年代極簡主義興起-理性、直線、幾何的簡單風格,不重視過度裝飾的自然環保意識,開始在過度文明發展的現代人心中發酵。不管是何者,欣賞其中,必先置入歷史與文化之中,才能領略其中精髓。
林逢祺(1999) 指出美的創造與欣賞,乃是觀照、理解和表現現象世界的一種獨特形式,它以鮮明深刻的形式凝鑄,散發渾厚的情感影響力,使人在感性直觀的瞬間,得到思想的啟發,觸動心靈的昇華。在審美的過程中人類可獲得心靈的觸動與提升,人類在情感上將呈現精神愉悅的狀態,藉此涉及到真、善、聖的體驗,在此體驗中因為精神層面的滿足而感到喜悅並因為觸及心靈而產生無以名狀的深層感動。
好器之美,不是在於器的價錢,而是是否觸動我們的心,身處現在的年代是人類歷史上生活最豐腴的時候,但我們卻有漸漸失去與土地連結的年代,逐利、破壞、抓取、佔有,食物與器皿來自工廠,原料是我們不了解物質的組合,大量且快速地產出混亂的物質景觀,稀釋了生活的品質,也稀釋了文化的厚度,失去了時間該有的厚度。食在好器,讓我們從三餐的器皿中,重新喚醒物件最原始的功能需求,忠於土地託付,珍惜土地上的生活環節,如同釀酒,必須在時間的醞釀才能溫潤順口,細膩的美感,則需要風土人文來成熟。
驅動天下的,不是武器和金錢,美的事物也具有足以撼動天地的力量。《利休之死》
手感童年─食器美感的玩味與銘印 ◎趙凡誼
當眼球在黑、白、灰的餐瓷展示空間中流轉,迎目所見的是純粹手感的內斂與優雅,而我訝異的是,這些在我眼中看似價高不斐的「藝術品」,卻一點不防衛的鼓勵訪客實際觸摸、實地品食,藉由體驗,讓人與物產生感知性的連結,從而延伸在家庭生活飲食中,產出美感的實踐與創發力。
因此,用餐不再只是填飽肚子或是凡常無奇的生活模式,反倒可以透過五感面向從外採擷靈感與趣味,在餐桌上做些小小的更動或添加一些感官元素,例如,餐盤桌巾輪換組合、盛裝擺盤加添新意、枯枝落果為裝飾、音樂燈光為輔襯……,只須開心的玩創意與設計,利用現成可得的器皿與素材,單純從一個主題、一個遊戲、一個美學儀式……出發,無須多加花費,有心、有感,便能營造出用餐的美好氛圍,心愉悅了,吃進肚腹的每一口,都會是細胞最好的滋養;銘印在靈魂深處的,也會是食育帶給人最美好的素養與記憶。
這是今天與店長對話最有味兒的激盪。Ps.另個想讓我回家跟女兒分享的是,原來,餐瓷設計,可以來自畫家、雕塑家與建築設計師等跨界人士之手,因而打造器皿更多元、更豐富的樣貌,驗證了人們是可以經由多元的接觸、體驗與學習,產生遷移性的正向效應,在異界中發揮輔成與更多獨特的可能性。
──2015年立春,參訪富錦街3,Co當代瓷器家飾Cafe藝文展演空間
在地美感之人文對話──
坐看雲起時~無菜單蔬食料理在草堂 ◎蔡幸容
癸巳年暮春,與草堂初相遇。
開啟的古意木門,上有「文山草堂」字樣,門邊的白飯樹結實累累,樸意的房舍與信手拈來的擺飾,處處是驚喜。一桌、一椅、燈罩、掛飾具是主人家巧手,擺盤創意則來自中文系畢業的兒子。
由於是無菜單蔬食料理,因此,草堂主人僅依預約人數準備食材。簡單的料理內含主人的健康概念與待客的誠摯,混著多種食材有多色彩的豐富與口感,盛裝食物的器皿配上不起眼的小花草,有著讓人眼睛也吃著美味的況味。
那天,文字、書畫、與青山綠水、蟲鳥和鳴。
傳承~生活中的創造力 ◎黃文綺
新聞記者出身的先生,一直以來,抱持著對茶的熱情,投入茶文化研究三十多年,退休後更不停的來往兩岸,推廣茶文化,我總喜歡笑他,別人一年寫十本書,他十年寫一本書,然而內在是欽佩他的堅持。近年,他在彼岸帶領著學生在各地規畫舉辦茶會,茶會特色是結合在地人文,訂出相關主題後,發出邀請,開放報名,並且要求準備擔任茶席主人的朋友,要先為茶席命名,並且寫出茶席理念,於家中試擺一席拍照上傳,讓參與者能夠先有對話。這樣的過程裡,逐漸的讓大家對於茶會有了不同的概念。
他一直希望讓茶回到生活中,也一直鼓勵大家跳脫制式的框架,讓生活裡隨手可得的器物,都可以入席,我總想著他的理念有些生活禪的精神。然而這樣的理念,需要更多時間去醞釀,每一回他總期待著學生不要那麼守在一席是一張茶桌的概念,但是對話的過程裡,多數時候,他必須花許多心力去說明。這個情況,一直到大兒子跟隨父親學習,打開了一扇窗。
一場在富春江畔白龍禪寺的安心禪茶會,大兒子也是席主,從台灣經廈門到杭州再到富春白龍禪寺,這樣的旅途裡,他從台灣帶了一塊裝咖啡豆的麻布袋,在廈門挑了一支用起來順手的壼,一到寺廟,就向住持借了茶桌上一只景德鎮早期的瓷盤,然後他決定了茶席叫做「隨遇而安」,我們一聽就笑了,因為這席名裡還隱藏著他名字最後一個字「諭」。
茶會前一天在佈場前一刻,他從廟裡的齋堂吃完飯,自個兒洗了那只有點瑕疵的白碗,又在回收場拾了一扇還嵌著玻璃的木窗,刷洗乾淨,就帶著這幾樣器皿到大草坪上擺席,落葉和小花小草成了玻璃窗下的風景。茶席真的很簡單,我們問他「茶杯呢?」,他硬是不肯說,直到隔日的茶會上,看到他的茶席,個個都驚訝讚賞的不得了,他竟然從廚房要了一個外皮是紅色的蘿蔔切片當成杯墊,席上的杯子也是東借西借湊足的。
那一場茶會後,隔了三個月在江門的一場茶會上,他又發揮創意,結合當地的書法特色,茶席名為「墨茗棋妙」,他看到附近廣場上的一群老人家在下象棋,決定用棋子當成杯墊,席上的令箭還是當場用踺子改裝的。看著兒子的茶席,先生雖然口裡沒有明說,然而我明白,他的內心是很欣慰的。因為兒子正是透過茶席在示範著父親的理念。
手感經濟的美學態度──
饗宴‧在新莊「響仁和」 ◎tipus
相隔近17年,再度走進「響仁和」,內心澎湃激盪不已,いちごいちえ〈一期一會〉浮上了心頭,每次的相遇都是獨一無二的。如果沒有熱忱和對生活有深刻的體驗,將製鼓當作是生命的一部份,是很難傳遞出人味、觸感、溫度、專注與獨一無二的精神;更難用深度的技藝設計產品。壬辰年228休假日,我奢華的聆聽到王藝師用他父親手作的70年鼓藝,散發出「風火雷電」的饗宴,那是一種生活的主張,是給人單純的幸福,那種感覺、那種獲得,是無可取代的;同時也幫助了我加深對生命的體驗。
「響仁和」的鼓,使用起來有什麼特色?優人神鼓的音樂總監黃誌群表示:「響仁和的鼓,音色很有彈性,共鳴度大,很有穿透力。」在參觀與聆賞的過程中,王藝師邀請我執鼓棒嘗試敲擊,並形容這種鼓所散發出來的聲音有種「乾甜」的味道。「乾甜」讓人感動,我看到那熱忱驕傲的臉龐與炯炯有神的眼光,和一般製鼓的匠師氣質迥異,深刻的體驗到其所說的;好的技藝還要有好的心態。那是一種有做、做完、做對、做好、做美的生活哲學,一種生活的美學態度。
手感,找回了人味,回到身而為人,存在的意義和價值。於是,從消費手感產品裡,尋求被人擁抱般的溫暖和慰藉,也成了一種流行。經濟學人二○○五年智慧生活新趨勢專刊裡的文章「工匠藝術捲土重來」便提及,這種從「買商品變成買作品」的需求,就像自古以來,嬰兒需要母親雙手的擁抱、觸摸,才能健康地成長。現代人則是透過消費手感產品,來按摩自己的心靈,從作品的手感裡,來感受餘溫;感受鼓的「乾甜」追求質感和細節。
【延伸討論和共學】
- 與孩子或家人分享一個家裡具紀念性或鍾愛的食器,說說背後的故事。
- 檢視家裡使用的食器安全性,並和家人激盪討論出因應策略。
- 與孩子或家人選定某一餐,在家進行一場擺盤美感餐會,分享彼此體驗的感受與發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