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此線上閱讀 *」
  《食育、德育、家庭教育及助人學習》的八堂課
第三堂課 食在美好─看見香料的另一道風景(一)
友善列印
 
【單元目標】
【生命中的戒指與蠟燭-香料共和國】
【味蕾挑起的記憶】
【助人技巧小叮嚀】
【行動實踐&親子共學】
 

單元目標:

◎從影片的對話,認識了解家庭動力與身心發展。
◎從飲食文化探看家庭風格的差異,並建構理解與調適的態度。
◎簡述語意〈paraphrasing〉之人際溝通及助人工作技巧。

生命中的戒指與蠟燭-香料共和國 ◎還真

  「儀式是生活的中心,也是人際互動的縮影,藉此透露出我們對父母、手足、配偶、子女、朋友的觀點和感情聯繫。藉著儀式,我們可以玩樂、可以探索生命意義,在人際往來的互動中表達信念、慶祝、治療和調整感變,也可以停下腳步重新回味過去,並活在當下珍視生命中所擁有的事物,是人類生存的主幹。」
─Evan lmber-Black & Janine Boberts

家是孩子模仿的原鄉
 
  影片《香料共和國》的劇情是從外公擺滿香料的伊斯坦堡小店做為回憶的起點,從長大後成為天文學家的凡尼斯回溯童年往事開始。長大後的凡尼斯透過外公友人知道外公要來希臘了,他面對著餐桌拿著餐盤說著:「外公坐這裡,外公的朋友坐這裡,不不,外公要做這裡…。」這畫面與第一次爺爺要到希臘時,姑姑也對著餐桌做著一樣的動作和說著一樣的話。電話鈴聲響了,若是聽到不好的消息,只要看到接電話者拍了自己臉龐就是不好的事情;外公對著問路人的行為,東南西北轉過一遍,再指出正確方位,長大後的凡尼斯在回到香料舖門口也做了同樣的動作。家是孩子第一個社會化的地方,身體語言更能展現孩子是看著模仿父母長大的。  

童年的記憶形成內在的種種制約

  晚餐時門鈴響了,移民官帶來了驅離出境訊息;家人團聚用餐等待爺爺到來,電話響了,爺爺不來了;朋友團聚用餐,等待爺爺到來,電話響了,爺爺住院了;與珊美的重聚,生日宴會,門鈴響了,珊美的老公回來,情緣斷了。童年的記憶太深刻,用餐、鈴聲與不喜歡的事件,似乎和凡尼斯形成某種制約關係。

  凡尼斯厭惡穿制服的人,他的不幸都與穿制服的人有關,第一幕警察到他家,從此他必須離開外公和珊美。穿制服的海關人員,在他的行字箱畫了X。到了土耳其,他穿著童子軍制服,但依舊難逃與警察的糾葛。在害怕恐懼的情緒在大腦不斷被下載儲存,也形成他揮之不去的惡夢。沒有其他的行為如同依附行為一樣是伴隨著那麼強烈的情感成份-愛(love)和歡愉(joy)。依附連結所伴隨的情緒的失落威脅會讓孩子產生焦慮、真實的失落會產生悲痛,甚至,會引發憤怒的情緒(Bowlby, 1982)。

家人的飲食料理影響心之所向
  
  凡尼斯小時候受外公影響甚深,從他對烹飪的熱愛,以及日後成為天文學家均與外公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而凡尼斯總是穿梭在媽媽、姑姑和阿姨共聚的廚房之間,聽著看著他們作菜的對話。在外公的香料閣樓裏,和珊美一起玩著家家酒-廚師,都可顯示其對廚藝的熱愛。想讓愛情兩情相悦一定要加肉桂,這是他聽到外公對購買者的建議,除了第一次在媽媽的肉丸子加了大把肉桂,引發家庭大戰外,另外三次都是他對珊美的愛,一次是香舖的閣樓,他告訴珊美肉丸要加肉桂,那是「秘方」。第二次是長大後回去奔喪在伊斯坦堡與珊美再次相遇的咖啡廳,凡尼斯在糕點上灑了肉桂,第三次是珊美女兒生日,凡尼斯所做的肉丸子也加了肉桂,珊美老公-穆斯達法說:「肉丸裏加了肉桂,不是我來的太巧,不然就是太遟。」顯然穆斯達法也知道肉丸子加肉桂會使人兩情相悅的秘密,而不懂做菜的穆斯達法瞭解這一點,想必珊美和穆斯達法結婚後也將肉丸加了肉桂會使人兩情悅的秘方告訴了他。

飲食文化與儀式造就家庭生活的風格態度

  每個星期一次家庭聚會的凡尼斯家族,女性們在廚房忙進忙出,男性則在外下棋,這些場景身處東方社會的我們並不陌生。女人們聚在廚房較勁,有人偷偷留一手,有人偷偷的露一手。什麼食物該加什麼香料,香料要如何加,食物該擺在那個位置,誰該坐在那個位置,都是一種傳承一種文化。

  人類的感官有助於在分辨食物的好與壞,但人類仍然得依賴文化去記住、釐清,因此人類把飲食的智慧法則匯編起來,成為詳盡的禁忌、儀式、規矩和烹飪傳說。從每餐的分量、進食順序及可吃和不可吃的動物無所不包。凡尼斯的回憶裏,最喜歡街坊鄰居訂婚儀式,準新娘要做土耳其料理,一群女人一起調教準新娘,大家七嘴八舌的教導-「大蒜和洋蔥要深藏不露。」、「摩洛哥女人都把大蒜藏進肉裏。」、「肉裏只要加牛至和一些肉荳蔻。」就可大快朵頤。顯示女孩結婚融入新家庭,需要有好廚藝且需按照主流的一方。不管從影片中或是我們日常生活之中皆處處可見飲食文化所呈現的生活態度與價值觀,而設計的目的更多是維繫家族或族群認同,而非維護健康。

在食物的氣味中回憶、反省並咀嚼生命的意義

  每當年節時,還是娃兒的我蹲在地上,看著阿嬤將各種食材幻化成各種美味,用食物在記憶上加料,每ㄧ道美食烹飪的儀式,涵藏了家族歷史文化的線索,如今卻是對阿嬤最真實的想念。韭菜條、蚵嗲、五柳羮、包子…這些味道與阿嬤連結,成為思念阿嬤的方式。食物將人類們聚在一起,不只聚集在餐桌邊,更凝聚成社群,社群的食物偏好具有極強的社會凝聚力。食物常出現在各種生活儀式中,它教導我們,用自己的方式去記住生命中的美好與回憶。
不管哪一種文化,人們團聚在一起都會與食物有關,食物代表歡愉豐盛,透過食物連結彼此感情,形成某種儀式,西方人感恩節吃火雞,東方人團聚在不同季節有不同的食物代表,湯圓、臘八粥、餃子、月餅…當我們同在一起時,我們透過食物的連結形成特殊儀式,也形成生活的意義。透過這些儀式-生日、家族聚會、清明掃墓…讓我們有機會停下腳步來,反省並回憶我們生命的每一天、每一個人、每一件事、每一樣物及每一句話。

味蕾挑起的記憶 ◎洪翠枝

  《香料共和國》,從事香料生意的瓦西里從香料之中悟出許多人生哲理,這是整部電影精華之所在,從香料的引用中可以看到冰山理論的外顯行為與內在的期待與渴望,如瓦西里所說:在肉裡加點肉桂會挑逗你的感官,只要你說我願意就可兩情相悅。
香料讓食物變成另一種生活記憶,記得公公在年經時餐餐都需要辣椒配飯,他說在他們老家都是這樣吃飯的,所以當他吃下每一口的辣椒時便會讓他想起家鄉的一切,辣椒對他而言不是香料而是捕捉他對家鄉僅有的記憶。這讓我想到小時候家裡包肉綜一定會放一味特別的香料~五香粉,五香粉放在糯米上炒,糯米會散發出特別的香味,藉由水煮熟的肉綜那香氣會充滿整間屋子讓人忍不住垂涏三尺,那是原生家庭的味道每每聞到參有五香粉的肉綜,腦海裡便會浮現母親綁肉綜的身影,在市場做小生意的母親即使生活中非常忙錄也要為我們這群滿心期待的孩子綁下那不成型的肉綜,雖不成型但那特殊的香味卻由舌尖開始環繞整個口腔直到腦海中鎖住那最初的幸福。

  在生活裡許多人會藉由食物去回憶過去的種種,我想不是食物本身有多好吃而是在飪煮的過程中加了許多看不見的東西,就好比瓦西里凡尼斯所說:人們喜歡看不見的東西。我想那東西應是愛與幸福,它看不見卻一直在生活之中,卻看不到但只要用心感受它就回到身邊,人們對於食物的渴望不僅僅是生命能量的需求,而是想要再一次去感受心靈深處的幸福感。

摘要&簡述語意練習─用照片說故事

  照片,如同其他的視覺藝術形式一樣,能表達出語言文字所難以傳達的情感和精神;一張照片,牽引出萬語千言,每個畫面都有其獨特的生命故事。電影《香料共和國》是一部半自傳式電影,是導演個人自述的敘說故事,他的父親是希臘人,母親與外公是土耳其人,在六○年代兩國交惡時,父親被迫遣返回雅典定居;但希臘人並未真確地認同他們,不時以「土佬」視之,在土耳其又被當地人稱為希臘人,置身兩境都不被認同。對凡尼斯與其父母而言,有著極度的困惑與心靈的矛盾衝突。現在就嘗試用助人工作者的「簡述語意」方式,以結構性重點式的話語重新組合,述說凡尼斯的故事給共學的夥伴聽。

照片引用來源:電影《香料共和國》劇照

助人技巧小叮嚀:

  • A. 摘要: 以結構性重點式的話語重新組合當事人的口語表達內容。
  • B. 簡述語意:助人者傾聽後經思考轉化後以自己的話,簡要複述當事人談話的重點,但避免鸚鵡學語,完全複述當事人所說的語句。
    (參考自【助人歷程與技巧】、教育Wiki)

【行動實踐&親子共學】

  1. 自由書寫:香料共和國讓我看見了差異,那是……
  2. 家庭經營:用照片說故事。例如:拍一張你為家人製作的餐點照片,並簡要書,寫說明烹煮歷程中的小故事或餐食本身的意義,亦或記錄家人享用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