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此線上閱讀 *」
  《食育、德育、家庭教育及助人學習》的八堂課
第一堂課 「怎麼聽?如何說?」─ 從文化探看家庭經營、人際關係和助人工作
友善列印
 
【單元目標】
【壹、開啟微妙的宏觀視野】
【貳、歌謠與詩中的生態系統觀】
【參、食在感恩的謝飯儀式】
【親子共學】
【SMART挑戰單一】
 

單元目標:

◎從系統觀認識理解社會變遷發展對家庭經營、親子教養與助人工作的關聯。
◎從在地的詩詞與歌謠賞析,覺察飲食文化,對家庭經營〈親子教養〉的影響。
◎藉由冰山理論(Iceberg Theory)強化聽說讀寫之溝通表達及助人工作技巧。

關於;怎麼聽?如何說?這件事… ◎tipus

   如果有人問我:「參與社區認輔培訓服務,最大的收穫是甚麼時?」我會立刻回答:凡事正向思維所帶來的人際和諧和家庭圓融的幸福力;所謂「人和事和萬事和,家和萬事興」。藉由培訓過程,找到終身學習的路徑,拓展了生活視野也找到自己最喜歡的生涯發展,用自己的專業服務社會,與相遇的許多家庭共學共成長……。能夠長時間的接觸這樣的課程,是一件很幸運的事。因為,我們怎麼看待自己的生活、環境和學習,怎麼敘述自己的人生,說出來的話語,可以是資產〈增長能力和幸福感〉;也可以是負債〈負向所帶來的貶抑或剝奪〉都會對周遭的人造成影響;同時也影響著我們摯愛的家人和孩子的身心發展。

  敘事治療師麥克‧懷特說:「我們說故事,就是在對人行使權利,選擇不同版本說故事,就會有截然不同的影響。」這也是社區認輔積極推動身心靈課程的目的。因為,人在家庭,家庭如何塑造人,對社區社會國家的發展息息相關。知名的美國心理治療師,也是家族治療的先驅薩提爾女士(Virginia Satir, 1916-1988)經常藉由冰山理論(Iceberg Theory)的隱喻來披露,人類行為的內在經驗與外在歷程,因表裡不一致所引發的種種困頓和生命課題。她認為,一個人的「自我」就像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巨大冰山,我們看見只是浮在水面上露出來的一角,也就是外在行為的表現或應對方式,隱藏冰層底下更大的部分,則是人們對生命的渴望、期待、觀點和感受,那個真實真正的自我。尤其是在與人互動溝通時,有時候會忽略了或隱藏、壓抑在底下的層面;甚至連自己對自己冰山下面的東西也沒有覺察。

  認識了解並在生活中實踐應用,勇敢踏實地揭開冰山底層的面紗,我們才能看到、了解到那個冰山底下,所隱藏對生命渴望、期待、觀點和感受的真我,也才有能力找到自己真正潛力和內在的寶藏,讓我們有能力獲得成長和對他人的理解。因此,薩提爾女士認為:問題不是問題,如何應對才是問題。因為,我們不能改變已經發生的事件,只能改變這些事件對我們的影響。改變是成長的起點,希望則是改變最重要的成分,欣賞並接受過去,它是我們管理現在的能力。且讓怎麼聽?如何說?開啟了家庭經營、人際關係和助人工作的人文學習之門。


壹、開啟微妙的宏觀視野

一、看見虛幻 ◎歐憶陵

  一直以來夫妻倆對「家」有著一個憧憬,希望有一畝小花園可以種上自己所喜歡的植栽或蔬果,門一打開映入眼簾就是一片稻海與遠山,伴著入眠的是蟲鳴,鳥叫聲是每天起床的鬧鈴。貪心的我們還期待這樣的家不能地處偏郊生活機能還必需很好。

  雪隧開通後往宜蘭的交通便利了,許多次的宜蘭之旅總讓人心曠神怡,加上許多好友是宜蘭的在地人,頻頻對我們招手一直希望我們可以搬至宜蘭生活。幾番身處於台北的後花園,真的見到自己夢想中所勾勒的房舍,許多屋子蓋在交通還算便利的田中央。原來,許多人與我有一樣的憧憬,聰明的建商們也早就嗅到商機,紛紛購買農地再以搭蓋農舍的名義建出一幢幢我們在腦海中所勾勒過的景象。有些人更是買農地自建,建蓋出自己心目中所期待的房子。每每經過這樣的房子總會心生羨慕的讚嘆聲。我們思考著,或許我們也可以美夢成真。有段時間,只要先生有空,宜蘭朋友有訊息介紹哪裡有不錯的房子,我們就開車往前宜蘭找房子、看房子……勤勞的跑了好一陣子。後來,一些因緣中斷了我們宜蘭尋屋之夢,但我們還是一直期盼著那夢幻的房子。
直至近些年,一些關於環境的報導陸續出現,有許多是關於這些我夢幻中蓋在農田中的房舍,因為越來越多的屋子就蓋在田中央,而住家所排放之廢水,廢水中的物質恐會造成農地的汙染。農地汙染後當然會影響所栽種的作物,不是農作物折損,就是收成了可能被汙染的作物然後再販售給民眾。對於環境有著直接或間接的傷害。這才驚覺自己的夢想真是愚昧,只為滿足自己的慾望,從沒想過這樣的慾念是傷害環境的推手。

  美國零售分析師維克特.雷波(Victor Lebow)說:「在這個具強大生產力的經濟…迫使我們把消費當作生活方式,使我們把購買和使用商品變成儀式,也促使我們用消費來追求心靈和自尊的滿足…。這種剝削資源的消費型社會,對森林、土壤、空氣和水、造成嚴重的污染及破壞。世界各地的消費者都必需對這過渡的消費負起相對的責任。」

二、生態系統觀探看家庭經營

   根據Greene和Ephress(1991)的說法,生態系統觀點是一個開放系統,在不同的時代裡融合了當代許多不同的理論概念。最早的理論根源可以上溯自達爾文在1859年所發表進化論。早在1960年代,全球推動「地球日」運動,從過去傾向於「人為萬物之靈」的客體生物觀點,進而轉變為強調人與環境的互動論與多元論。美國心理學家Urie Bronfenbrenner (1979) 發表了《人類發展生態學》(The Ecology of Human Behavior)一書,改變了一向重視個人特質或個別差異歸因的心理學知識典範。借用生態系統觀點說明人類的行為發展其實是人與環境之間一種持續性、互惠性、歷時性的互動過程。

  他將生態環境視為一種層疊的結構(nested structure),就像俄羅斯娃娃套組一般,由內而外一個套著一個。最內層是與發展中的人最直接相關的部份(微觀系統)可能是家庭、教室。跳脫過去大家僅看見其個別塲域,進一步去看他們之間的關係(中間系統)。第三層是更遠的塲域(外在系統),認為個體發展深受更遠塲域中發生事件的影響,即使個體並未出出現於該塲域中。以父母就業狀況舉例說明,父母就業情況也會對孩子的發展產生影響。而最外層的指的是不同的文化或次文化,文化或次文化(宏觀系統)像是一種藍圖來組織其中的每個場域(附圖一)。並提出所謂人類發展公式D=f(P×E),D指的是人類發展,P指的是個人,而E指的是環境,f是函數符號,強調人在環境中的發展函數。從此簡單的公式中應足以理解個人的發展與所處環境的相關性。

  其實這樣的概念與兩千五百年前希波克拉底斯〈Hippocrates〉在他的專作《空氣、水、土地》〈Airs, Waters, Places〉敘述說:要對任何個體的病症掌握的更清楚,就必須謹慎地研究這個病症的周遭環境,諸如;飲水的狀況、風、濕度、溫度;食物與植物;晨昏時日;四季的節令等。要療癒體內,需要同時對體外予以關注。如同中國的老莊哲學;「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道理是一樣的,就是提醒我們系統間會相互作用與影響的。

貳、歌謠與詩中的生態系統觀

一、童謠《天黑黑》的系統觀

「天黑黑,欲落雨,阿公仔舉鋤頭仔要掘芋
掘啊掘,掘啊掘,掘著一尾漩鰡鼓,伊呀嘿都真正趣味
阿公仔要煮鹹,阿媽仔要煮淡,兩人相打弄破鼎
伊呀嘿都啷噹鏘噹嗆,哇哈哈!哇哈哈!」

  《美感是最好的家教》書中提到教唱兒歌潛移默化的功效。力量的根源就在於敏銳的五感,以及卓越的感知,孩子就像海綿,你餵養他甚麼,他就會甚麼。台灣四面環海雨水豐沛,而且雨中情景格外的富有詩意,「天黑黑」這首歌謠表達了農民豐富的想像力和樂觀逗趣的個性。從歌謠中您是否也發現它的系統觀反映出著屬於我們的文化大至宏觀如地理、氣候(天黑黑,欲落雨、舉鋤頭仔、掘芋)甚至夫妻相處的價值觀(哇哈哈!) 小至微觀系統的互動(煮鹹、煮淡、兩人相打弄破鼎)。(挑戰單一)

(1)生態系統資料引用自宋麗玉(2001)。社會工作理論-處理模式與案例分析。台北市:洪葉
(2)筆者認為"哇哈哈"受到文化中夫妻相處床頭吵床尾和的價值所影響故為宏觀系統。

二、從詩中看生活

  諾貝爾獎得主智利詩人聶魯達,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拉丁詩人說:詩其實就是反映生活。陳黎台灣第一個台灣首度譯介聶魯達的作家。他說:「只要換一個角度看東西,你隨時可以找到新風景;只要固定一個角度看東西,你遲早會發現大樂趣。」維持對美好事物或真心感動的追求,是陳黎對生活一貫的智慧,也是他對生命的態度。或許,我們可以從他們的詩中窺見他們的時代與生活。

正午時分你的屋子聽似一列火車:
蜜蜂嗡嗡叫,鍋子在歌唱,
瀑布替細雨的作為編寫目錄,
你的笑聲紡織出棕櫚樹的顫音。
牆上的藍光和岩石交談,
它吹著口哨到來,像送電報的牧羊人;
在兩株聲音青翠的無花果樹之間,
荷馬穿著涼鞋悄悄登上山丘。
唯有在這兒城市可以無聲無憂,
沒有永恆,沒有奏鳴曲,嘴巴,或汽車喇叭;
只有瀑布與獅子的對話,
還有你——上下樓,唱歌,奔跑,彎腰,
種植,縫紉,烹飪,鎚打,寫字,返家,
或者你已離去——而我知道冬天已然降臨。

參、食在感恩的謝飯儀式 ◎tipus

 親愛的天父

  感謝您賜給我們豐盛的飲食,讓我們吃了健康、喜樂、充滿活力,奔跑天路不疲倦,也謝謝那些為我們預備飯食的弟兄姊妹,和所有百工百業的朋友們的協力,求主紀念並報答他們,讓我們或吃或喝,都是為了榮耀主,奉主耶穌的聖名禱告!Amen!

  日本人在吃飯前,都會雙手合掌拍一下手,並說:「Itadkimasu」那是對這些奉獻生命讓我們得以活下來的無數生命說:「我領受您的生命了!」一句感謝語道盡面對大地恩賜的謙卑和感謝之情。在用餐之後則會說:「Go-chiso-samadea」,意思是感謝款客者預備這頓極美味的飯食。

  歡喜這樣的謝飯儀式,每每在領受這些飲食時,心中的感動讓每一口食物吃起來都特別的鮮甜有滋味;就會將它吃個精光,讓身體強壯做更多自己該做想做的事。午安,享用自己做的便當,吃起來特別的有味道;下午還要更努力以赴的工作喔!

【親子共學】

  1. 親子吟唱童謠:《天黑黑》;小團輔延伸活動:《天黑黑》字卡EQ遊戲。
  2. 家庭經營:用照片說故事。例如:拍一張為家人準備餐點的照片,並說明食物的來源及所添加的調味料成分品項;最後和孩子共同做一張感恩謝飯圖畫,掛在餐桌的牆壁,創造感恩惜福的家庭儀式。
  3. 預約一個美好的學習:請成員為自己準備一個A4檔案夾、手札一本。

【SMART挑戰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