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綠芽』自我概念創意學堂,第二堂看見孩子的亮點課後書寫
從貼標籤談比馬龍效應 憶陵103.2.24
親職路上
過年大掃除,將放置於客廳展示櫃頂的物品一一取下擦拭除塵,兒子看到某個獎牌與我的對話。
兒問:這是誰的獎牌?
笑著回他:你忘了,這是你小學五年級當選模範生的獎牌啊!
兒子:我當模範生?我這麼不聽話,怎麼當了模範生。
回:哪裡不乖?
兒子:我常跟老師頂嘴啊!
回:有嗎?你只是那時候,不知道如何表達你認為沒道理的事吧!現在,就愈來愈知道,該如何跟老師說出你的想法,不是嗎?
這樣一來一往的對話,最後我對他說:媽咪,很謝謝這些老師,沒有因為你的不禮貌就把你貼上標籤。
標籤管理
許多時候,我們為了管理方便,將物品貼上標籤,分門別類,以利收藏與查詢。這樣的習慣,亦經常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甚至對人,我們也會不知覺的為每個人貼上標籤。在學校,基於課室管理與教學上的需求,教師們也總會將一些特別的孩子貼上一個方便溝通與關注的標籤。如:過動、偷竊經驗、新移民…。無可避免,在薦送團輔的個案中,老師們總會特別強調這些標籤,期待我們能更了解個案。
但多年的團輔經驗,讓自己學會,隨時提醒自己不被標籤所影響。自己甚少主動要求教師提供個案背景資料,僅需告訴我個案基本資料:姓名與班級。總期待自己,能從活動帶領中去認識每一位團輔的孩子。從與他的接觸中,去理解他行為背後的原因。慶幸的,在服務的旅途中,有許多次成功的經驗,藉由與個案導師會議中,分享個案孩子在團輔活動中的表現並提供觀察所得做為參考,讓老師有機會看到孩子的不同面向,也讓孩子得以翻轉自己曾被貼上的標籤。這樣的服務雖然辛苦,但真的深信,每個孩子都想成為好孩子。如同兒子一般,他也想成為老師眼中的模範生。
比馬龍效應
這週帶領團輔的過程中,請孩子分享上週的挑戰單去訪問家人,自己名字的由來。其中有一位孩子說:「我這禮拜都看不到爸爸,因為他上夜班……。」告訴他沒關係,有機會再問就好。課後與老師們討論中,告知個案孩子的回應,老師好意提醒,個案說的話不可太相信,因為……曾有說謊的情形發生……。想起了,貼標籤的管理,也想起了教育界神奇預言---"比馬龍效應"。
比馬龍(Pygmalion)的典故是出自希臘神話,他是塞浦路斯的傑出雕塑家,對藝術的堅持簡直可以用痴狂與固執來形容,他嘔心瀝血雕刻了一具女性雕像,不但極盡所能成就這件藝術品的完美,甚至愛上了雕像,後來女神維納斯被他感動,便將雕像變成真人,與比馬龍結成佳侶。這個故事後來因名編劇蕭伯納,把它改編成舞台劇比馬龍(Pygmalion),後來又被好萊塢拍成電影,就是奧黛莉赫本主演的「窈窕淑女」,也就是「賣花女」,因此一舉成名。
而比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最初是R.K.Merton(莫頓)於1948年提出,旨在解釋一個人的信念或期望,不管正確與否,都會影響到一個情境的結果或一個人(或團體)的行為表現,例如:標籤某人為罪犯,而以罪犯待之,那個人可能就傾向於他人期望而產生犯罪行為。於1968年美國心理學家Robert Rosenthal( 羅伯特•羅森塔爾),與Lenore Jacobson(傑柯本森)對比馬龍效應做篇幅的發表和討論。在他們的研究中發現,假使老師對學生的期望加強,學生的表現也會相對加強。這個實驗的目地是用來支持現實層面是可以受到他人的期望而影響的假設。這種影響是有效的,主要是單看給予特定的個人正面或負面期望。就如同茶花女中女主角,被成功改造之後對教授說:「別人待我如賣花女,你待我如淑女。」這句話,將「比馬龍」做了最佳註解。
「一個淑女和賣花女之間的差別,不在她的舉止行為,而是她如何被對待。」
這項「比馬龍效應」的精神,隨後被廣泛的運用在教育理論中。也就是說,如果用積極正面的鼓勵,來期待一個孩子的行為,他會發展出愛和成功的表現;相反的,如果用負向消極的批評與責備,來對待一個孩子,他會產生敵意和對立,造成不良的行為。
植物向光
魯道夫.德瑞可斯說:孩子需要鼓勵,如同植物需要水。不幸的是,那些最需要鼓勵的孩子,卻最少獲得鼓勵,因為他們的行徑誘發我們反應,這反應將他們更深推向氣餒與叛逆(張英熙,2013:62)。孩子需要歸屬,渴望連結與被接納,身為父母師長的我們,如能願意理解或看到孩子不良行為的背後原因,能覺察自己心底的負面觀點。您會心疼那努力尋獲認可,但不得其門而入的孩子,您會感受到他們的氣餒與無助。不給他們貼標籤,而是像比馬龍效應一般,重新給他們一個積極正面的期待。我們的鼓勵與正面對待,讓這些孩子有機會從茶花女變成淑女,得以展現比馬龍的光彩!
【註解】比馬龍效應,資料來源整理自網路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