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個孩子的故事, 認識了解小型團輔活動內涵
前言
孩子無從選擇他們的父母,當困厄來臨,孩子卻是家庭中最無辜、直接的受害者。有些弱勢者,我們用眼睛就看得到,有些卻需要用心才能看到。十四年來,一項心靈陪伴的希望工程,持續在社區校園裡開展、深耕,認輔志工們帶著自己的課題進入,卻在認輔陪伴裡,自己找到解答。 一如「永不放棄-真的是孩子的問題嗎?」文章中,還真媽媽反思服務學習的故事敘事,當我們能更深一層的認識了解小型團輔活動的內涵與力量,透過團輔幫助孩子找到在這個世界的位置,找到愛人、被愛的勇氣和力量。讓每一個孩子都好,而我們的孩子也就能在共好的大環境裡平安喜樂的成長,這是社區認輔『社區愛、厝邊情』的意義。
*編者註:本篇文章節錄自張老師文化出版"不光會耍寶~認輔志工守護孩子的故事"。為了保護個案,文中的個案都非真實姓名,故事也經過修飾重組並經個案同意。每一個故事中的孩子,都真正存在社會的角落,並且受到社區認輔志工的全人關懷和陪伴。
永不放棄-真的是孩子的問題嗎?◎素人
喜歡看小學一年級新生剛入學時,每個孩子穿著硬邦邦、不是很合身的制服,揹著大大的書包,走進校門,那怯生生、天真無邪的臉龐,直叫人歡喜不已。然而這些可愛的孩子們,為什麼有一天變成家長及老師的頭痛份子呢?究竟是學生讓老師、家長頭痛呢?還是家長、老師讓學生頭痛?這真的是孩子的問題嗎? 這些年來,因著陪伴學校孩子,上了很多自我探索、同理心、兒童遊戲課程,故事的主角是孩子、是自己、是父母。上課是學習,陪伴服務卻是成長。「技法易習,心法難通」,上課時習得諸多技巧,運用起來卻遇到窘境,我們頂著認輔志工身分陪伴,他們活生生的生命經歷卻震撼著我們,誰陪伴誰?
之一:他的衣服很髒、很臭
第一次看到他,白上衣沾滿一大片黑墨汁,藍色褲子底部破了個大洞,圓嘟嘟的臉龐還充滿著稚氣。團體的孩子喊著:「他的衣服很髒,身體很臭,我不要坐他旁邊!」襪子脫下來,全部的人都要暫停呼吸,怎麼辦呢? 因應這樣的狀況,我們在活動中加入洗襪子比賽,孩子玩得高興說:「小偉很辛苦!」有說:「丟入洗衣機就好了!」也有建議:「志工阿姨幫忙洗。」。 小學二年級爸媽離婚後,和爸爸同住,因爸爸工作每天很晚回家,於是有了身體清潔問題,人際互動也出現明顯差異:捉弄同學,在地上打滾,衣服髒了、破了,明天還是同樣一套。志工幫他準備的二手衣,沒幾天又是骯髒不堪。 有天他用白色廢紙摺一個廢紙袋,內有一堆白色小星星,笑嘻嘻地放在我面前,望著這堆用手撕摺不怎麼成形的小星星,我輕輕擁抱他,他說:「我要轉學了,以後妳可以到ⅩⅩ小學找我。」我沒去找他,但常會想到他,還沒來得及學會照顧自己,就被迫長大。
之二:不停轉學的孩子
他小學四年級剛轉來,他說他最恨女人,為什麼?幼稚園老師、小學老師、媽媽都是女人,打他的都是女人。在自畫像裡,大大的人像擺在圖畫紙正中央,頭髮的部位,他塗上水泥色,他指著頭部:「這裡是混凝土,就是『孔固力』。」意思就是笨蛋。在一般中年級孩子中,他160公分的身高及外貌突出、氣質清秀,很難和形容自己是笨蛋連結在一起。
第二幅他畫了一團烏雲,烏雲下是一滴眼淚,下方是一團烈火。第三幅畫是一把槍、一把刀,刀槍下是一灘鮮血,指向著一個女人。找了時間和他聊,他卻不屑地看著我,我們常對坐不語,在沉默中等待彼此。
他有一個從小到大都考第一名的媽媽,無論怎麼考都考不過她,考不到95分就會被打。考100分時,媽媽說題目太簡單,有什麼好驕傲。有次他坐在地板上,頭低得快碰著地板說:他最恨媽媽了,因為只有得第一名,他才是有價值的。有次媽媽答應他,考第一名就可得到500元獎金,他努力達到,媽媽卻說:「把錢存在媽媽這裡,要用時再領。」……他對著地板說了長長一段話,我則緊貼地面,仔細聆聽著一個十一歲孩子對媽媽的控訴。
五上,班導說「那個轉學生又轉學了!……」
聽他說被打的故事,說不被重視的故事,說被冤枉的事,但他從不正眼看我。懷恨的人其實是要表現他的愛,只是愛走味了,但它還在那裡。就如蘇利文所說:「孩子由於缺乏工具和經驗,無法對自己描繪出正確的形象,唯一的憑藉是別人對他的反應。他很少想要詢問這些批評,而且他那麼無助,不敢挑戰大人或表示反抗,只是被動地接受這些以語言、手勢或行為傳播過來的判決。」這個不停轉學的孩子,彷彿是要印證這些話。
之三:這裡可以放鬆!
小安剛進入團輔時乖巧、安靜,實在不像是需要到輔導室的學生。他參與團體活動,總是依照指示,也不打擾他人,本子寫的志願是:要當一個熱心的助人者。他說學生的本分是按時完成功課及行為要守規矩。他的話語與老師的評語:好動、打架與人際關係欠佳,實在有天壤之別。
有一天志工發現他追著小平跑,滿口三字經,當志工打開門的剎那,他停止謾罵,搶著說:「小平先駡我的!」漸漸地,他與學員的衝突愈來愈多,也不願完成活動內容,但他仍想要在團體裡!理由是「這裡好玩,沒有壓力,可以放鬆自己。」
一個十歲小孩,究竟有什麼壓力需要放鬆自己呢?小安的生活作息是這樣的: 星期一至五放學先到安親班;星期二、五下午六點到八點補英文;星期三放學到安親班,當天下午四到六點上畫畫課,這是唯一可以早點回家的一天;星期一、四下午六點到八點補數學;星期六早上珠算課。正值好動的青春年少,就在各個水泥教室中輾轉而過,精力無處發洩,肢體卻不由自主地往外伸展,吵架打鬧!
謝幕
感恩會的台上,孩子們正在表演搖滾森巴舞曲,他們多數有著標籤──情緒管控欠佳、社交技巧不良、行為偏差,有人害羞不敢上台,有人則是上台失控得活蹦亂跳。孩子們不願上台,志工們早就想好對策,直接把節目設計在團體活動裡,來段搖滾森巴,一邊製作,一邊練習,再把練習的橋段錄影下來,播給他們看。一個個不想表演的,全都動起來了。
司儀請小六畢業生上台,接受校長、主任的祝福,他們扭捏不安地站在台上,而擁抱的剎那,卻一個個淚水潰堤。這是一顆小小愛的種子,或許會發芽,或許會沉沒,而認輔志工們永不放棄每一個被海浪衝上岸的海星。
督導回饋:只是想被看見 ◎陳意文(諮商心理師)
在素人的描述中,我彷彿看見一個個被標籤化的個案站在我面前,他們有的是在團體中搗蛋的孩子,有的是和同學一直吵架的孩子,有的是很髒、很臭的孩子,還有的是對父母有許多怨恨的孩子……。和其他一般的大人不同的是,素人用接納與願意了解的態度,為這些孩子娓娓道來他們生命中背後的故事,透過她的敘說,原來在團體中搗蛋的孩子,是一個好想要別人注意的孩子;和同學一直爭吵的孩子,其實是個被父母安排過度學習而無法宣洩精力的孩子;很髒、很臭的孩子,其實是個需要關心的孩子;而對父母有許多怨恨的孩子,其實是個好想要父母讚美與肯定的孩子……,而能「看見」這些,並不容易,必須要對孩子是「人≠行為」的概念,也就是把「孩子本身」和他所做的「偏差行為」分開的概念,在孩子做一些不好的事情時,願意以「他一定有一個重要的理由要這麼做,那是什麼?」如此一來,輔導時才不會有先入為主的想法,才不會標籤化孩子,才有機會與孩子建立良好關係,而進入到輔導關係。孩子比大人更敏感,若是你帶著標籤化的眼光看待他們,不論你掩飾得多好,終究會被孩子發現,但要做到如此,實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